智力及智力训练
1.智力及其训练意义。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说起智力训练人们都比较熟悉,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智力是一个人的学业、事业成功的最基本前提,学校智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发学生智力。智力开发、思维水平提高在现代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必须开发智力,因为智力不仅是完成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从事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保证。
2.智力训练内容。
(1)观察力训练。观察力是人有目的、有计划地知觉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指辨别物体细微差别和细小特征的能力。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一个人要想发展自己的智力,首先必须把观察力的大门敞开,接受外来刺激,发挥感知的功能,提高感知能力,丰富感性知识,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增长知识,开发智力。
训练观察力应注重观察品质的训练与提高,即训练我们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顺序性和深刻性,让我们观察事物做到观察得快,观察得准、观察得细,观察得深。为使观察更有效更迅速,还要培养我们良好的观察习惯,做到观察前有计划、有目的,观察中有思维、有记录,观察后有整理、有总结。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方法的训练,只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才会使观察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也才能使观察结果全面、深刻。常用的观察方法有顺序法、比较法,多种感官结合法等等。为你的观察力有所提高,你应根据你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通过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观察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注意力训练。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所谓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方向上的保持和深入。显然,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由于注意的两个显著特征,使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选择、保持和调节三种功能。在心理学上,注意虽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只是一种心理状态,但它却伴随心理过程的始终,一旦失去注意,心理过程的其它活动将无法进行。由于注意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许多人都特别重视注意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对注意力进行训练,重点应放在注意品质的提高上。通过训练扩大注意的广度,增强注意的稳定性,提高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注意的四个品质既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主要标准,也是你训练注意力的着眼点。在提高你注意品质的同时,你还要加强对自己进行活动目的性的教育,从而促使你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实现注意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飞跃。在训练你的注意力时,训练你的抗干扰能力则从另一角度出发,达到提高你注意力的目的。再者,训练注意力还应包括良好注意习惯的培养,如果你养成了良好的注意习惯,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
(3)记忆力训练。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经验可以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也可以是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等等。记忆从字面上来说,它是一个从“记”到“忆”的复杂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看,记忆是一个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记忆环节。识记是识别和记下事物,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回忆则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你在进行记忆力训练,就要抓好两个转变,即由无意识记到有意识记的转变和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的转变。我们小学低年级时识记多为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所识记的内容增多,仅靠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是远远不够,就需要发展更多种识记方式来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所以,你要提高有意识记的能力,引导自己善于发现事物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以理解为基础,提高意义识记的能力。与此同时,你还应注意记忆信心的培养,记忆的关键在于自信。美国心理学家胡德华斯指出: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可见,对于自己进行记忆信心培养也是训练记忆力的重要一环。除此之外,还要让自己掌握一些记忆策略,如提纲记忆、列表记忆、图示记忆、网络记忆等等。学会把无意义的材料赋予人为的意义和联系,以帮助记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记忆术,如歌诀记忆、谐音记忆、特征记忆等等。在保持这一环节方面,重要一点是学会复习,因为与保持过程相反的是遗忘,换句话讲遗忘的越少、保持的就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相反遗忘的越多,保持的就越少,记忆效果就越差。而对付遗忘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复习,要让学生知道复习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每一次重复都有新的成份掺入,每次复习都从新的角度重现旧的内容。所以,只有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4)想象力训练。想象是人脑对己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里的表象是指记忆表象,即我们直接地感知,接触某一事物后,在头脑中构造出的该事物的形象。不言而喻,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在你的想象力培养方面,重点做到使自己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充分发展有意想象,保证想象的目的性、主动性,提高想象的效率;使自己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想象,提高想象的预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你首先应注意自己知识经验的积累。想象必须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缺乏知识的想象只能是空想,我们提倡的是科学想象和幻想。再者,应注意表象的储备。想象以表象为材料,想象的水平因一个人所具备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不同而不同,表象越贫乏,想象越肤浅;表象越丰富,想象越深刻。丰富自己表象可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等实践活动来进行,开辟第二课堂。第三,应重视你的情感的培养。情绪和情感是想象的动力,一个人的想象活动与其情绪情感生活是紧密相联着的,创造想象的重大创造永远产生于丰富的情感之中。除此之外,提高你的的言语水平也是训练想象力的重要方法。
(5)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人脑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具体化等活动过程和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实现的。思维具有两个显著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是指它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是需要通过知识经验的媒介才能完成。正是这一特性,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跨越时空限制,拓宽了认识的广度。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映的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属性和各类事物间规律的联系。人们借助于分析和综合这两个基本过程,对事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加工,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找到问题的实质。
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早已被人所知,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的确,思维既是我们学生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可见,思维力的训练乃是智力训练的核心。那么,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
首先,应明确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什么,要把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作为思维训练的重点。一般说来,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深刻性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思维训练。
其次,训练自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每个人在认知活动中,都会显示出带有个人色彩的某种倾向和特点,一旦这种倾向和特点相对稳定,就成了个人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直接影响着思维的方向,从而影响思维的质量,所以抓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抓住了思维训练的关键。根据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思维习惯。①培养自己“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②培养自己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习惯。③培养自己一问多思的习惯。④培养自己善于进行求异思维的习惯。
第三,对自己进行思维训练,要结合各科教学进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训练你的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力既是我们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说起智力训练人们都比较熟悉,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智力是一个人的学业、事业成功的最基本前提,学校智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发学生智力。智力开发、思维水平提高在现代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必须开发智力,因为智力不仅是完成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从事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保证。
2.智力训练内容。
(1)观察力训练。观察力是人有目的、有计划地知觉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指辨别物体细微差别和细小特征的能力。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一个人要想发展自己的智力,首先必须把观察力的大门敞开,接受外来刺激,发挥感知的功能,提高感知能力,丰富感性知识,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增长知识,开发智力。
训练观察力应注重观察品质的训练与提高,即训练我们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顺序性和深刻性,让我们观察事物做到观察得快,观察得准、观察得细,观察得深。为使观察更有效更迅速,还要培养我们良好的观察习惯,做到观察前有计划、有目的,观察中有思维、有记录,观察后有整理、有总结。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方法的训练,只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才会使观察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也才能使观察结果全面、深刻。常用的观察方法有顺序法、比较法,多种感官结合法等等。为你的观察力有所提高,你应根据你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提出不同的观察要求,通过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观察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注意力训练。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所谓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方向上的保持和深入。显然,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由于注意的两个显著特征,使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选择、保持和调节三种功能。在心理学上,注意虽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只是一种心理状态,但它却伴随心理过程的始终,一旦失去注意,心理过程的其它活动将无法进行。由于注意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许多人都特别重视注意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对注意力进行训练,重点应放在注意品质的提高上。通过训练扩大注意的广度,增强注意的稳定性,提高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注意的四个品质既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主要标准,也是你训练注意力的着眼点。在提高你注意品质的同时,你还要加强对自己进行活动目的性的教育,从而促使你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实现注意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飞跃。在训练你的注意力时,训练你的抗干扰能力则从另一角度出发,达到提高你注意力的目的。再者,训练注意力还应包括良好注意习惯的培养,如果你养成了良好的注意习惯,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
(3)记忆力训练。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经验可以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也可以是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等等。记忆从字面上来说,它是一个从“记”到“忆”的复杂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看,记忆是一个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记忆环节。识记是识别和记下事物,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回忆则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你在进行记忆力训练,就要抓好两个转变,即由无意识记到有意识记的转变和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的转变。我们小学低年级时识记多为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所识记的内容增多,仅靠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是远远不够,就需要发展更多种识记方式来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所以,你要提高有意识记的能力,引导自己善于发现事物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以理解为基础,提高意义识记的能力。与此同时,你还应注意记忆信心的培养,记忆的关键在于自信。美国心理学家胡德华斯指出: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可见,对于自己进行记忆信心培养也是训练记忆力的重要一环。除此之外,还要让自己掌握一些记忆策略,如提纲记忆、列表记忆、图示记忆、网络记忆等等。学会把无意义的材料赋予人为的意义和联系,以帮助记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记忆术,如歌诀记忆、谐音记忆、特征记忆等等。在保持这一环节方面,重要一点是学会复习,因为与保持过程相反的是遗忘,换句话讲遗忘的越少、保持的就越多,记忆效果就越好;相反遗忘的越多,保持的就越少,记忆效果就越差。而对付遗忘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复习,要让学生知道复习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每一次重复都有新的成份掺入,每次复习都从新的角度重现旧的内容。所以,只有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4)想象力训练。想象是人脑对己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里的表象是指记忆表象,即我们直接地感知,接触某一事物后,在头脑中构造出的该事物的形象。不言而喻,表象是想象的基础。
在你的想象力培养方面,重点做到使自己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充分发展有意想象,保证想象的目的性、主动性,提高想象的效率;使自己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想象,提高想象的预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你首先应注意自己知识经验的积累。想象必须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缺乏知识的想象只能是空想,我们提倡的是科学想象和幻想。再者,应注意表象的储备。想象以表象为材料,想象的水平因一个人所具备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不同而不同,表象越贫乏,想象越肤浅;表象越丰富,想象越深刻。丰富自己表象可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等实践活动来进行,开辟第二课堂。第三,应重视你的情感的培养。情绪和情感是想象的动力,一个人的想象活动与其情绪情感生活是紧密相联着的,创造想象的重大创造永远产生于丰富的情感之中。除此之外,提高你的的言语水平也是训练想象力的重要方法。
(5)思维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人脑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具体化等活动过程和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实现的。思维具有两个显著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是指它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是需要通过知识经验的媒介才能完成。正是这一特性,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跨越时空限制,拓宽了认识的广度。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映的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属性和各类事物间规律的联系。人们借助于分析和综合这两个基本过程,对事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加工,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找到问题的实质。
思维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早已被人所知,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的确,思维既是我们学生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可见,思维力的训练乃是智力训练的核心。那么,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
首先,应明确良好的思维品质是什么,要把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作为思维训练的重点。一般说来,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深刻性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思维训练。
其次,训练自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每个人在认知活动中,都会显示出带有个人色彩的某种倾向和特点,一旦这种倾向和特点相对稳定,就成了个人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直接影响着思维的方向,从而影响思维的质量,所以抓好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抓住了思维训练的关键。根据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思维习惯。①培养自己“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习惯。②培养自己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习惯。③培养自己一问多思的习惯。④培养自己善于进行求异思维的习惯。
第三,对自己进行思维训练,要结合各科教学进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训练你的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力既是我们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