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范文10篇
提及敦煌,就不得不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用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16个字,为我们书写了一幅不朽的篇章,下面是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1
从流沙肆虐的衰颓之景到如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艺术胜地,从疮痍之地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从莫高窟的蝶变故事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付出,对听起来神秘的“莫高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2020,作为组工干部的我们,不妨立下第一个新年flag—多一点“莫高精神”。
对事业多一分热爱。因为热爱,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携妻带子,奔赴大漠,即使夫妻反目,也未改初衷。因为热爱,段文杰、孙儒僩、欧阳琳、李承仙、史苇湘……一批批大学生告别优渥的生活,坐着木轮老牛车来到他们心之神往的圣地。多年以后,敦煌研究院首任接待部主任马竞驰是这样回忆当年的工作和生活“没人喊苦,也没人叫穷,日子就是这么过的,大家高高兴兴干工作”。热爱,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工干部,要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找到工作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契合点,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完成每一件小事,为干部、党员、人才做好服务。
对岗位多一点坚守。一时的热爱并不可贵,一辈子的坚守才能打动人。从青春芳华到耄耋老人,无数的“莫高窟人”把他们的一生奉献改了这片大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不仅要与残酷的自然界斗争,加速抢救壁画、经卷,还要克服老鼠多、缺水等生活上的困难。组工干部也要多一些坚守,无论是干部、人才还是基层组织工作,都要立足平凡岗位,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面对党建工作的“硬骨头”,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轻言放弃,用实际行动挺起组工脊梁。
对业务多一点钻研精神。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被任命为敦煌研究院院长。退休的年纪,她却重新站在了起跑线上。“不让看不行,看坏了更不行。哪能一味想着门票和钞票?”为了破解游客太多,洞窟承载能力不足的难题,她带领团队进行文物数字化探索和游客承载量研究,“数字敦煌”项目让莫高窟“永葆青春”成为可能。正是在一代代“莫高窟人”精湛业务的精心呵护和创新求变的庇护下,这一历史文化瑰宝才得以焕发出勃勃生机。组工干部也要学习这种“工匠精神”,要有干一行钻一行的定力,精学业务,勇于创新,做组工业务的行家里手。
2020年,向“莫高窟人”致敬,向“莫高精神”学习,对待工作多一分热爱,多一点坚守,多一分“专业精神”,将青春融入时代洪流,砥砺奋进,不负韶华。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2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对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为了让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75年来,一代代莫高窟守护者坚守大漠,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莫高窟。他们经历了物质极为匮乏的岁月,耐住清苦寂寞,用无私奉献换来了敦煌石窟保护的崭新局面和敦煌文化的赓续弘扬。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自觉把“莫高精神”转化为驱动工作的内在动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组织工作干出成效。
擦亮党员底色“守初心”。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胸怀梦想、守一不移、薪火相传、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木求其长者必固其根本”。要守好共产党员的初心,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组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能够淡薄宁静的看待得失,从容笃定的面对进退。不断淬炼“初心”的纯度,当好人民勤务员,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持续改进作风“重实干”。持之以恒抓好学习,要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要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意义的社交,多一点时间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知识充值,为头脑充电,克服“本领恐慌”。
树牢纪律红线“讲规矩”。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必须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人事纪律和工作纪律作为刚性约束,有令即行,有禁即止。要做到无人之时长自律,细微之处常自省,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3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70多年来,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敦煌艺术导师”段文杰、“敦煌女儿”樊锦诗为优秀代表的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传承弘扬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精心守护和修复敦煌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努力探索推进文化旅游合理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指出,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很有意义、很有成效。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以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们忠诚事业、勇挑重担、实干为先、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奋进新时代、为国建新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就是要学习他们胸怀梦想、守一不移、薪火相传、不懈奋斗的忠贞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就是要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善作善成、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是要学习他们不怕吃苦、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的无私胸怀,坚持苦干实干,勇于攻坚克难,积极拼搏奉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为榜样,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到改革发展事业中去拼搏奉献,到脱贫攻坚一线中去苦干实干,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4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曾激励着一代代“莫高人”不忘捍卫文化遗产初心、牢记传承中化文明使命,守护着莫高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党员干部,不妨也从历久弥新的“莫高精神”中采撷能量,努力成为各自领域中的“莫高人”。
坚守大漠,陶铸“成林敢锁狂沙舞,独木能将傲骨扬”的铮铮风骨。一代代“莫高人”在茫茫大漠中如胡杨立定于沙海,择一事,终一生,坚守文化阵地不动摇。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入党入伍誓言,坚守政治阵地。党员干部坚守政治阵地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有了信仰,党员干部才会有“主心骨”,才能始终约束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动机,为崇高的理想奋斗终生,为实现中国梦矢志不渝。党员干部坚守政治阵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守好初心、践行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这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精神之“钙”,是跋涉前进的不懈动力。
甘于奉献,锤炼“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坚定意志。古有沙场将士塞北戍边忠魂长存,今有“莫高人”玉门关旁奉献终生。莫高窟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却集聚了一批批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优秀人才深耕于此,用青春汗水谱写“莫高传奇”。习近平曾强调:“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是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学习一代代“莫高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要在实际工作中多承担一些任务、多到边远地区、基层乡镇的艰苦岗位上锻炼。面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必须愿吃苦、敢吃苦、能吃苦,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在工作的“一锤一凿”中奉献自我的光和热,将初心守护到底、将使命践行到底。
勇于担当,恪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铿锵誓言。面对敦煌文物流失、石窟遭毁的境况,常书鸿、段文杰等一代代“莫高人”毅然扛起重担,通过建立研究院、修复壁画石窟、推行保护制度等举措,让敦煌瑰宝重新焕发光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员干部要有直面困难和问题的良好心态,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若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是难以提高自身攻坚克难的能力的。党员干部要练就“铁肩膀”,扛起政治责任,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以“不破不还”的责任意识干事创业,让敢于挑担、追求作为成为工作常态,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获得组织和人民的认可,最终才不负国家重托。
开拓进取,激荡“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豪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坚持退休不褪色,不断探索创新,开创性提出“数字敦煌”、积极推动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让敦煌石窟迈上科学保护新台阶。所谓干部,“干”字为首,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树好标杆,带领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有“身带吴钩”的豪情,不论是初出茅庐还是经验丰富,都要始终保持锐气、始终坚守初心、始终充满干劲去面对各种难题,以坚强的党性、昂扬的斗志闯关夺隘、披荆斩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勇立于时代潮头、锐意进取的党员干部,才是时代的真英雄。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5
小时候听过含笑的一首歌曲《飞天》,第一次对敦煌飞天有了向往,彩衣飘飘的飞天神秘美丽。高中时学到余秋雨的《道士塔》,读到王道士把敦煌经书文物廉价交易给外国人时不由得愤恨惋惜,正如中国青年的那首诗所讲,我恨 我没早生一个世纪。那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悲剧。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让多种文化在这里融汇撞击,它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每一副壁画背后、一座泥塑背后以及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好在,新中国发展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以常书鸿、段文杰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青年学子远离城市,来到大漠戈壁,艰苦奋斗,莫高窟事业迎来了发展春天。三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被称为“莫高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使敦煌文化迈入科学保护、弘扬传播、成果竞秀、国际合作的崭新阶段。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6
樊锦诗在那种艰苦条件下,能守住自己的初心,担任起她的使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无怨无悔 ,这种“莫高”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
年轻干部首先就是勤奋学习。学无止境,在新时代下我们年轻干部要学会通过“学习强国”APP等新鲜的载体 ,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及先进的工作方法,学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给自己加油充电,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守住自己的初心,及时清理思想上的“污渍”。
年轻干部需要真干、实干,勇于担当。干部干部第一个字就是“干”,我们作为年轻干部需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因为问题困难、历史悠久,难以处理,自己刚接手,我们就畏手畏脚,不知所措。我们要敢于担当,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用真干、实干换取群众的信任。
年轻干部还需要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开拓进取。新时代带给我们年轻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需要年轻干部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及工作思路,提高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多用数据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真正做到方便群众,赢得群众的拥戴。
新时代下的年轻干部要时刻将“莫高”精神牢记心中,守住自己的初心、使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7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对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为了让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75年来,一代代莫高窟守护者坚守大漠,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莫高窟。他们经历了物质极为匮乏的岁月,耐住清苦寂寞,用无私奉献换来了敦煌石窟保护的崭新局面和敦煌文化的赓续弘扬。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自觉把“莫高精神”转化为驱动工作的内在动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组织工作干出成效。
擦亮党员底色“守初心”。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胸怀梦想、守一不移、薪火相传、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木求其长者必固其根本”。要守好共产党员的初心,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组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能够淡薄宁静的看待得失,从容笃定的面对进退。不断淬炼“初心”的纯度,当好人民勤务员,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持续改进作风“重实干”。持之以恒抓好学习,要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要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意义的社交,多一点时间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知识充值,为头脑充电,克服“本领恐慌”。
树牢纪律红线“讲规矩”。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必须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人事纪律和工作纪律作为刚性约束,有令即行,有禁即止。要做到无人之时长自律,细微之处常自省,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8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修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近日,一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莫高窟时和正在此处参观游览的群众招手致意并和一位来自江苏南通自驾游的游客亲切交谈的视频走红网络。敦煌,这座跨越千年的古城,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
诉说千年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莫高窟傲视异邦古迹,因为它有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一千年始终活着,一代又一代的商人、艺术家走来,又远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相当重视。他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要给予帮助,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吸收各种文明成果。
历经万般苦难,牢记使命担当。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一批国外探险家来到敦煌莫高窟,盗走大量经卷文书。藏经洞五万余卷经卷文书中,中国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万多件的残卷,其余均分布在英、法、俄等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因藏经洞文献流失而发出感慨:“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藏经洞文物的发现,为正史提供佐证,为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古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被称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而散落在各国的文献和文物也引发了对莫高窟的世界性研究,形成敦煌学。从“吾国学术伤心史”到世界敦煌学研究中心,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国土文物的珍重,体现了党中央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
不断开拓进取,迎接辉煌未来。敦煌,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在这里碰撞,无数艺术家,用颜料和技艺,用光阴和生命,在莫高窟营造终极艺术世界。穿越时空,每一块秦砖汉瓦和关隘烽燧,都让我们仿佛在同历史对话,驼铃声声,激荡心弦。如今,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在这片千年的土地上向游客展示着《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诉说着莫高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背景,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带领下不断探索。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三届敦煌文博会的举办,让甘肃与沿线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文交流关系。如今的敦煌,承接这共建丝绸之路的历史荣光,在瞩目与期待中,朝着未来,传承丝路精神,续写时代篇章。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9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深化脱贫攻坚,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篇章。
加强我们的文化保护建设。不管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还是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我们都必须要珍惜,还得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我们的保护水平,将这些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敦煌研究院也强调,我们要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还要揭示蕴含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还得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及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现在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所以,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为我们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我们祖国的花朵们也要专心学习,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扎根沙漠、治沙造林、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昔日漫漫黄沙变成如今的郁郁葱葱,我们八步场的一代代林场人一直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着。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的幸福。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只有我们的共产党员先站出来,才把我们的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打开一片天,干出一番事业。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要认真积极的为人民群众跑事情,切身实地的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10
第一次听说“面壁者”这个词,很震惊,知道他们的故事后,也便了解了,确实很形象。这是对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人的称呼,他们整天面对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修复壁画,研究壁画,临摹壁画,保护艺术,传承人类文明,一干就是数十年。仔细想想,敦煌的“面壁者”精神不该只留在敦煌,它应该像敦煌的文化和文明一样走出壁窟,值得让更多的人拥有。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面壁者”,但不是在敦煌而是在我现在的岗位上,扎根基层,服务大众。
低头审视,明白为何出发。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处于刚刚进入社会迈出前进第一步的人,应该多审视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走这条路,想清楚了才不容易走着走着就走偏了,或者半途而废改道了。基层工作虽然复杂繁琐,但却最能感受人生冷暖,脚踏实地更能给人真实感;基层群众也是最质朴的,我们本质上也是他们,为他们服好务,设身处地帮他们解决问题,我们也会收获很多。
沉心静气,看淡世间嘈杂。敦煌的“面壁者”们整天对着壁画,要么就是茫茫大漠,他们的心真的躁不起来,波澜不惊,看淡世间潮起潮落。相反,处于闹市的我们真的很容易浮躁,诱惑太多、选择太多、要操心的事太多,工作的事,家里的事,还要处理群众的事,各种头疼、不开心!其实,无论什么事,少些浮躁,静下心来对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处理问题,或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一步一脚印,一个一个理顺,其实也就那样。
学会坚守,这边风景独好。在“面壁者”的眼中,冰冷的壁画是有温度的、有色彩的,飞天的舞者是有表情的,久了仿佛能看懂他们之间的故事,置身其中和她们对话、观看演出一般。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这里的风景一样精彩!谁说只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高楼大厦最美呢,这里有小桥流水、善良的人儿、淳朴的笑容,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真实、充满温暖。心里觉得选择对了,那么人生处处是风景。
我愿做一名在基层的“面壁者”,怀揣初心、耐心、信心,扎实走稳每一步,和一位位“面壁者”们共同书写美好未来!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1
从流沙肆虐的衰颓之景到如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艺术胜地,从疮痍之地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从莫高窟的蝶变故事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付出,对听起来神秘的“莫高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2020,作为组工干部的我们,不妨立下第一个新年flag—多一点“莫高精神”。
对事业多一分热爱。因为热爱,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携妻带子,奔赴大漠,即使夫妻反目,也未改初衷。因为热爱,段文杰、孙儒僩、欧阳琳、李承仙、史苇湘……一批批大学生告别优渥的生活,坐着木轮老牛车来到他们心之神往的圣地。多年以后,敦煌研究院首任接待部主任马竞驰是这样回忆当年的工作和生活“没人喊苦,也没人叫穷,日子就是这么过的,大家高高兴兴干工作”。热爱,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工干部,要把本职工作当成事业,找到工作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契合点,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完成每一件小事,为干部、党员、人才做好服务。
对岗位多一点坚守。一时的热爱并不可贵,一辈子的坚守才能打动人。从青春芳华到耄耋老人,无数的“莫高窟人”把他们的一生奉献改了这片大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不仅要与残酷的自然界斗争,加速抢救壁画、经卷,还要克服老鼠多、缺水等生活上的困难。组工干部也要多一些坚守,无论是干部、人才还是基层组织工作,都要立足平凡岗位,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面对党建工作的“硬骨头”,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轻言放弃,用实际行动挺起组工脊梁。
对业务多一点钻研精神。1998年,年近60岁的樊锦诗被任命为敦煌研究院院长。退休的年纪,她却重新站在了起跑线上。“不让看不行,看坏了更不行。哪能一味想着门票和钞票?”为了破解游客太多,洞窟承载能力不足的难题,她带领团队进行文物数字化探索和游客承载量研究,“数字敦煌”项目让莫高窟“永葆青春”成为可能。正是在一代代“莫高窟人”精湛业务的精心呵护和创新求变的庇护下,这一历史文化瑰宝才得以焕发出勃勃生机。组工干部也要学习这种“工匠精神”,要有干一行钻一行的定力,精学业务,勇于创新,做组工业务的行家里手。
2020年,向“莫高窟人”致敬,向“莫高精神”学习,对待工作多一分热爱,多一点坚守,多一分“专业精神”,将青春融入时代洪流,砥砺奋进,不负韶华。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2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对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为了让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75年来,一代代莫高窟守护者坚守大漠,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莫高窟。他们经历了物质极为匮乏的岁月,耐住清苦寂寞,用无私奉献换来了敦煌石窟保护的崭新局面和敦煌文化的赓续弘扬。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自觉把“莫高精神”转化为驱动工作的内在动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组织工作干出成效。
擦亮党员底色“守初心”。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胸怀梦想、守一不移、薪火相传、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木求其长者必固其根本”。要守好共产党员的初心,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组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能够淡薄宁静的看待得失,从容笃定的面对进退。不断淬炼“初心”的纯度,当好人民勤务员,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持续改进作风“重实干”。持之以恒抓好学习,要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要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意义的社交,多一点时间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知识充值,为头脑充电,克服“本领恐慌”。
树牢纪律红线“讲规矩”。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必须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人事纪律和工作纪律作为刚性约束,有令即行,有禁即止。要做到无人之时长自律,细微之处常自省,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3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70多年来,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敦煌艺术导师”段文杰、“敦煌女儿”樊锦诗为优秀代表的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传承弘扬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精心守护和修复敦煌石窟珍贵文物,潜心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努力探索推进文化旅游合理开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指出,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很有意义、很有成效。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以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们忠诚事业、勇挑重担、实干为先、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奋进新时代、为国建新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就是要学习他们胸怀梦想、守一不移、薪火相传、不懈奋斗的忠贞品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就是要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善作善成、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着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是要学习他们不怕吃苦、甘于寂寞、乐于奉献、淡泊名利的无私胸怀,坚持苦干实干,勇于攻坚克难,积极拼搏奉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为榜样,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到改革发展事业中去拼搏奉献,到脱贫攻坚一线中去苦干实干,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4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曾激励着一代代“莫高人”不忘捍卫文化遗产初心、牢记传承中化文明使命,守护着莫高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党员干部,不妨也从历久弥新的“莫高精神”中采撷能量,努力成为各自领域中的“莫高人”。
坚守大漠,陶铸“成林敢锁狂沙舞,独木能将傲骨扬”的铮铮风骨。一代代“莫高人”在茫茫大漠中如胡杨立定于沙海,择一事,终一生,坚守文化阵地不动摇。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入党入伍誓言,坚守政治阵地。党员干部坚守政治阵地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有了信仰,党员干部才会有“主心骨”,才能始终约束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动机,为崇高的理想奋斗终生,为实现中国梦矢志不渝。党员干部坚守政治阵地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守好初心、践行使命,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这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精神之“钙”,是跋涉前进的不懈动力。
甘于奉献,锤炼“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坚定意志。古有沙场将士塞北戍边忠魂长存,今有“莫高人”玉门关旁奉献终生。莫高窟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却集聚了一批批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优秀人才深耕于此,用青春汗水谱写“莫高传奇”。习近平曾强调:“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是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学习一代代“莫高人”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要在实际工作中多承担一些任务、多到边远地区、基层乡镇的艰苦岗位上锻炼。面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必须愿吃苦、敢吃苦、能吃苦,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意志,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在工作的“一锤一凿”中奉献自我的光和热,将初心守护到底、将使命践行到底。
勇于担当,恪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铿锵誓言。面对敦煌文物流失、石窟遭毁的境况,常书鸿、段文杰等一代代“莫高人”毅然扛起重担,通过建立研究院、修复壁画石窟、推行保护制度等举措,让敦煌瑰宝重新焕发光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党员干部要有直面困难和问题的良好心态,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若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躲着走,是难以提高自身攻坚克难的能力的。党员干部要练就“铁肩膀”,扛起政治责任,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以“不破不还”的责任意识干事创业,让敢于挑担、追求作为成为工作常态,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获得组织和人民的认可,最终才不负国家重托。
开拓进取,激荡“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豪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坚持退休不褪色,不断探索创新,开创性提出“数字敦煌”、积极推动保护研究工作的国际合作,让敦煌石窟迈上科学保护新台阶。所谓干部,“干”字为首,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树好标杆,带领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有“身带吴钩”的豪情,不论是初出茅庐还是经验丰富,都要始终保持锐气、始终坚守初心、始终充满干劲去面对各种难题,以坚强的党性、昂扬的斗志闯关夺隘、披荆斩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勇立于时代潮头、锐意进取的党员干部,才是时代的真英雄。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5
小时候听过含笑的一首歌曲《飞天》,第一次对敦煌飞天有了向往,彩衣飘飘的飞天神秘美丽。高中时学到余秋雨的《道士塔》,读到王道士把敦煌经书文物廉价交易给外国人时不由得愤恨惋惜,正如中国青年的那首诗所讲,我恨 我没早生一个世纪。那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悲剧。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让多种文化在这里融汇撞击,它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每一副壁画背后、一座泥塑背后以及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好在,新中国发展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以常书鸿、段文杰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青年学子远离城市,来到大漠戈壁,艰苦奋斗,莫高窟事业迎来了发展春天。三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被称为“莫高精神”。正是这样的精神,使敦煌文化迈入科学保护、弘扬传播、成果竞秀、国际合作的崭新阶段。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6
樊锦诗在那种艰苦条件下,能守住自己的初心,担任起她的使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无怨无悔 ,这种“莫高”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学习。
年轻干部首先就是勤奋学习。学无止境,在新时代下我们年轻干部要学会通过“学习强国”APP等新鲜的载体 ,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及先进的工作方法,学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给自己加油充电,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守住自己的初心,及时清理思想上的“污渍”。
年轻干部需要真干、实干,勇于担当。干部干部第一个字就是“干”,我们作为年轻干部需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因为问题困难、历史悠久,难以处理,自己刚接手,我们就畏手畏脚,不知所措。我们要敢于担当,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用真干、实干换取群众的信任。
年轻干部还需要创新工作方式,不断开拓进取。新时代带给我们年轻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需要年轻干部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及工作思路,提高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多用数据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真正做到方便群众,赢得群众的拥戴。
新时代下的年轻干部要时刻将“莫高”精神牢记心中,守住自己的初心、使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7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今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对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为了让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75年来,一代代莫高窟守护者坚守大漠,把青春年华奉献给莫高窟。他们经历了物质极为匮乏的岁月,耐住清苦寂寞,用无私奉献换来了敦煌石窟保护的崭新局面和敦煌文化的赓续弘扬。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自觉把“莫高精神”转化为驱动工作的内在动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把组织工作干出成效。
擦亮党员底色“守初心”。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胸怀梦想、守一不移、薪火相传、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木求其长者必固其根本”。要守好共产党员的初心,就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组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能够淡薄宁静的看待得失,从容笃定的面对进退。不断淬炼“初心”的纯度,当好人民勤务员,树立起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持续改进作风“重实干”。持之以恒抓好学习,要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在常学常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要把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意义的社交,多一点时间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知识充值,为头脑充电,克服“本领恐慌”。
树牢纪律红线“讲规矩”。对组工干部来说,第一位的是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必须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切实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人事纪律和工作纪律作为刚性约束,有令即行,有禁即止。要做到无人之时长自律,细微之处常自省,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8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修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近日,一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莫高窟时和正在此处参观游览的群众招手致意并和一位来自江苏南通自驾游的游客亲切交谈的视频走红网络。敦煌,这座跨越千年的古城,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
诉说千年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敦煌飞天,驼铃声响,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朝向远方。莫高窟傲视异邦古迹,因为它有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一千年始终活着,一代又一代的商人、艺术家走来,又远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相当重视。他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要给予帮助,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吸收各种文明成果。
历经万般苦难,牢记使命担当。20世纪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一批国外探险家来到敦煌莫高窟,盗走大量经卷文书。藏经洞五万余卷经卷文书中,中国保存下来的只有一万多件的残卷,其余均分布在英、法、俄等国。著名学者陈寅恪因藏经洞文献流失而发出感慨:“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藏经洞文物的发现,为正史提供佐证,为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古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被称为打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钥匙。而散落在各国的文献和文物也引发了对莫高窟的世界性研究,形成敦煌学。从“吾国学术伤心史”到世界敦煌学研究中心,体现了广大中华儿女对国土文物的珍重,体现了党中央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
不断开拓进取,迎接辉煌未来。敦煌,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在这里碰撞,无数艺术家,用颜料和技艺,用光阴和生命,在莫高窟营造终极艺术世界。穿越时空,每一块秦砖汉瓦和关隘烽燧,都让我们仿佛在同历史对话,驼铃声声,激荡心弦。如今,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在这片千年的土地上向游客展示着《千年莫高》和《梦幻佛宫》,诉说着莫高窟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背景,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带领下不断探索。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三届敦煌文博会的举办,让甘肃与沿线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文交流关系。如今的敦煌,承接这共建丝绸之路的历史荣光,在瞩目与期待中,朝着未来,传承丝路精神,续写时代篇章。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9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深化脱贫攻坚,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篇章。
加强我们的文化保护建设。不管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还是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我们都必须要珍惜,还得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提高我们的保护水平,将这些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敦煌研究院也强调,我们要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还要揭示蕴含在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还得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及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现在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所以,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为我们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我们祖国的花朵们也要专心学习,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扎根沙漠、治沙造林、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昔日漫漫黄沙变成如今的郁郁葱葱,我们八步场的一代代林场人一直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着。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的幸福。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任何事业都离不开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所以只有我们的共产党员先站出来,才把我们的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打开一片天,干出一番事业。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要认真积极的为人民群众跑事情,切身实地的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学习时代楷模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事迹心得体会10
第一次听说“面壁者”这个词,很震惊,知道他们的故事后,也便了解了,确实很形象。这是对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人的称呼,他们整天面对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修复壁画,研究壁画,临摹壁画,保护艺术,传承人类文明,一干就是数十年。仔细想想,敦煌的“面壁者”精神不该只留在敦煌,它应该像敦煌的文化和文明一样走出壁窟,值得让更多的人拥有。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面壁者”,但不是在敦煌而是在我现在的岗位上,扎根基层,服务大众。
低头审视,明白为何出发。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处于刚刚进入社会迈出前进第一步的人,应该多审视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走这条路,想清楚了才不容易走着走着就走偏了,或者半途而废改道了。基层工作虽然复杂繁琐,但却最能感受人生冷暖,脚踏实地更能给人真实感;基层群众也是最质朴的,我们本质上也是他们,为他们服好务,设身处地帮他们解决问题,我们也会收获很多。
沉心静气,看淡世间嘈杂。敦煌的“面壁者”们整天对着壁画,要么就是茫茫大漠,他们的心真的躁不起来,波澜不惊,看淡世间潮起潮落。相反,处于闹市的我们真的很容易浮躁,诱惑太多、选择太多、要操心的事太多,工作的事,家里的事,还要处理群众的事,各种头疼、不开心!其实,无论什么事,少些浮躁,静下心来对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处理问题,或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一步一脚印,一个一个理顺,其实也就那样。
学会坚守,这边风景独好。在“面壁者”的眼中,冰冷的壁画是有温度的、有色彩的,飞天的舞者是有表情的,久了仿佛能看懂他们之间的故事,置身其中和她们对话、观看演出一般。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这里的风景一样精彩!谁说只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高楼大厦最美呢,这里有小桥流水、善良的人儿、淳朴的笑容,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真实、充满温暖。心里觉得选择对了,那么人生处处是风景。
我愿做一名在基层的“面壁者”,怀揣初心、耐心、信心,扎实走稳每一步,和一位位“面壁者”们共同书写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