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范文5篇_思政课个人感想800字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上好思政课,学好思政课,让思政课有高度、有深度、更有温度,下面是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范文5篇,每篇在800字左右,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上好思政课,最根本的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怎么培养人。
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育人。红色是思政课的底色,也是思政课的特色。我们开设思政课,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的形式内容都要为这些任务目标服务。我们要把思政课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考量,通过讲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经典事例,分析“四史”中蕴含的精神实质,联系国内国外的大趋势大背景,强调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新时代书写青春故事、贡献振兴力量。
思政教师是最好的引路人。坐在阶梯教室,面向思政教师,他们口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类型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主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认知和认同。思政教师必须是政治过硬的,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有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信仰讲出来才能让别人也信仰。必须有学贯古今的广博,对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180多年中国人民斗争史、10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史如数家珍,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着独到而正确的见解。
思政课要有深度也要有意思。思政课不能是拿着书本照本宣科,那样没有生命,更不能真正滋养学生的价值观,要带着家国情怀和深刻见解,让思政课成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培养后备人才。思政课不仅在于教师的传授,也能在新媒体新技术里得到升华,要通过短视频、VR体验、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寓教于乐、拓宽认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要凝聚学校、社会、家庭的育人合力,注重发挥学校社团、实践基地、家长示范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红色故事宣讲、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把“思政小课堂”搬到“社会大课堂”中来。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只有明确为了什么、谁来传授、怎么传授,才能知道思政课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堂课,而是学生们的“人生第一课”。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2
“大思政课”理应成为党课的重要内容。“大思政课”是对传统思政课内涵的延伸,是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的重要概念。从去年到今年,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在抗击疫情斗争、脱贫攻坚中涌现的感人事迹,无论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还是身边默默做事的志愿者,都是“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和宝贵资源,是应当在党课上理直气壮讲出来的。
“大思政课”能够让党课更生动。党课并不是拿着文件宣读干巴巴的文字,而更需要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讲好党课并不容易,而“大思政课”则提供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和内心受触动的“点”,这是要在党课上讲好“大思政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讲好“大思政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学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学校要有针对地设置此类课程,党史专家、抗疫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脱贫攻坚楷模也要主动走进课堂,加入育人队伍。对于参加工作的人们而言,革命古迹和文物等红色文化阵地与资源,也是接受思想洗礼的重要地点,优质专家资源可以参与革命故事的深度挖掘,用可歌可泣的故事把革命精神生动传承。
让我们期待更多“大思政课”出现在党课上,让红色基因以更多更优质的载体百世流芳。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到关乎中国梦的实现,小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上好人生关键的一课,扣好思想政治这第一粒扣子,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成接续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爱国情怀”筑牢立德树人的“压舱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明辨大是大非、锻造忠诚思想、树立长远之志。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全方位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广大青少年以身体力行的奋斗将浓浓的爱国情与坚实的强国志、报国心统一起来,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青少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将爱国行动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将理想融入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中,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用“课堂革命”架起立德树人的“立交桥”。新一代青少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也不接受单向的灌输,传统照本宣科、枯燥说教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课堂革命”,改革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学会用网络思维、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思路,善于捕捉时代热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好思政课上的“老故事新发现”“新故事新道理”,跟学生产生共鸣。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政授课方式,将现代化教具与传统教具融合,开展师生互动式教育,让思政课从扁平化转变为立体化,由刻板、生硬发展为具有亲和力、接地气的教育实践,打造现代思政教育新模式,引导青少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思政教育培养成兴趣爱好,潜移默化中增强教学成效。
用“共进共育”画好立德树人的“同心圆”。“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懂情怀的人培育情怀,让具有爱国心的人诠释爱国。思政教育不应该仅是单向的传递,应该是双向的情感激发,师生之间认知共进、情感共进、意志共进、行动共进,才能切实增强青少年思政课获得感。打通思政教育与其他渠道之间的界限,打造思政课与专业课共育、大中小阶段一体化共育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同向同行,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教育协同框架,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4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政工作的战略部署,要把思政课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加强党的领导、教育教学创新、构建多元格局等方面聚焦发力,以奏响“最强音”,让学校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奏响党的领导“主旋律”,让思政教育“入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是在人的脑袋里搞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化危为机、化险为夷,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我们必须用好这一“传家宝”,把党的领导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要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要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站稳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奏响教育教学“协奏曲”,让思政教育“入脑”。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和授课教师都必须扛起思政教育的主责主业,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在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上下足功夫,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编好用好教材是讲好课的前提,既要统一使用思政重点教材,又要创新教学资源,实现差异化、立体化教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讲好课的核心,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严把质量关、狠抓培训关、强化保障关;教学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研讨式、实践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等老生常谈式教学,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奏响多元参与“交响乐”,让思政教育“入心”。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部门或学校或思政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未来,关系党的百年基业薪火相承的重大历史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注重强化校内校园两种资源的统筹协调,实现全社会协同配合、关心支持和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地方党委要发挥统揽协调、牵头抓总的核心领导和指挥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社会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校外实践、评奖评优、理论宣传等支持,搭建校内思想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成果转换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学思践悟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激扬起教育发展的澎湃动力。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5
年轻干部请跟随《党课开讲啦》,上好“忠心”“初心”“清心”三堂思想政治课,在复兴之路上历经风雨守政治本色不移,永远昂首向前,走出一片峥嵘新气象。
上好“忠心”课,在大是大非前见忠诚本色。忠诚无形,力强且坚。多少个充满昏暗的夜晚,多少次布满阴霾的前路,是对党的绝对忠诚,砥砺共产党人鼓起勇气走出困境,走向光辉的历程。和平年代,忠诚虽少了些“取义成仁今日事”的决绝,却多了些“白衣执甲逆风行”的伟大;虽少了些“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悲怆,却多了些“躬耕原野战贫困”的酣畅;虽少了些“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壮烈,却多了些“抗洪救灾站前排”的勇敢。年轻干部要上好“忠心”课,在党言党、知党爱党、信党护党,心怀坦荡、诚信守纪、言行相依,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变跟党走,在大是大非面前,尽显忠诚本色。
上好“初心”课,在担当使命里见奉献本色。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从风雨兼程中走来,虽历尽硝烟、饱经风霜,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政治本色却未染半分纤尘。黄旭华的庄严承诺、王继才的一生坚守、于敏的隐姓埋名、黄文秀的花开遍地。那些以恒心践初心、以生命赴使命的共产党人,擦亮了担当奉献最美的底色。年轻干部要上好“初心”课,致敬先辈、学习榜样,守好江山、护好人民,敢当重任、敢挑大梁、敢做主角。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终极目标同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以担当作为答好“初心问卷”,以竭诚奉献让初心使命熠熠生辉。
上好“清心”课,在严于律己中见廉洁本色。清心治本,直道身谋。人心如秤,能量出干部重民生还是重钱权;民意似镜,可映照干部贵勤勉亦或患得失。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并不容易,百年党史告诉我们,若没有“检身若不及”的谦诚、没有“青松挺且直”的坚韧,曾经励精图治的“优秀党员”也会坠入声色犬马的深坑,成为抛弃人民的“叛变者”。年轻干部要上好“清心”课,以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分是非、辨黑白,以澹泊明志、以慈厚怀众、以平正制断,常修己心、长治己身、常思己过,始终筑牢思想防线、坚守廉洁底线、不越纪律红线,将“严于律己”写进“人生手册”,养一身浩然正气、逐一生纤尘不染。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上好思政课,最根本的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为谁培养人、谁来培养人、怎么培养人。
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育人。红色是思政课的底色,也是思政课的特色。我们开设思政课,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的形式内容都要为这些任务目标服务。我们要把思政课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考量,通过讲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经典事例,分析“四史”中蕴含的精神实质,联系国内国外的大趋势大背景,强调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新时代书写青春故事、贡献振兴力量。
思政教师是最好的引路人。坐在阶梯教室,面向思政教师,他们口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类型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主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认知和认同。思政教师必须是政治过硬的,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有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信仰讲出来才能让别人也信仰。必须有学贯古今的广博,对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180多年中国人民斗争史、10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史如数家珍,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着独到而正确的见解。
思政课要有深度也要有意思。思政课不能是拿着书本照本宣科,那样没有生命,更不能真正滋养学生的价值观,要带着家国情怀和深刻见解,让思政课成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培养后备人才。思政课不仅在于教师的传授,也能在新媒体新技术里得到升华,要通过短视频、VR体验、云平台等现代科技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寓教于乐、拓宽认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放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要凝聚学校、社会、家庭的育人合力,注重发挥学校社团、实践基地、家长示范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红色故事宣讲、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把“思政小课堂”搬到“社会大课堂”中来。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只有明确为了什么、谁来传授、怎么传授,才能知道思政课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堂课,而是学生们的“人生第一课”。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2
“大思政课”理应成为党课的重要内容。“大思政课”是对传统思政课内涵的延伸,是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的重要概念。从去年到今年,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在抗击疫情斗争、脱贫攻坚中涌现的感人事迹,无论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还是身边默默做事的志愿者,都是“大思政课”的鲜活素材和宝贵资源,是应当在党课上理直气壮讲出来的。
“大思政课”能够让党课更生动。党课并不是拿着文件宣读干巴巴的文字,而更需要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讲好党课并不容易,而“大思政课”则提供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和内心受触动的“点”,这是要在党课上讲好“大思政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讲好“大思政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学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学校要有针对地设置此类课程,党史专家、抗疫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脱贫攻坚楷模也要主动走进课堂,加入育人队伍。对于参加工作的人们而言,革命古迹和文物等红色文化阵地与资源,也是接受思想洗礼的重要地点,优质专家资源可以参与革命故事的深度挖掘,用可歌可泣的故事把革命精神生动传承。
让我们期待更多“大思政课”出现在党课上,让红色基因以更多更优质的载体百世流芳。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大到关乎中国梦的实现,小到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肩负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上好人生关键的一课,扣好思想政治这第一粒扣子,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成接续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用“爱国情怀”筑牢立德树人的“压舱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明辨大是大非、锻造忠诚思想、树立长远之志。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全方位地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广大青少年以身体力行的奋斗将浓浓的爱国情与坚实的强国志、报国心统一起来,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青少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将爱国行动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将理想融入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中,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用“课堂革命”架起立德树人的“立交桥”。新一代青少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不喜欢板起脸的说教,也不接受单向的灌输,传统照本宣科、枯燥说教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课堂革命”,改革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学会用网络思维、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思路,善于捕捉时代热点,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好思政课上的“老故事新发现”“新故事新道理”,跟学生产生共鸣。利用新媒体创新思政授课方式,将现代化教具与传统教具融合,开展师生互动式教育,让思政课从扁平化转变为立体化,由刻板、生硬发展为具有亲和力、接地气的教育实践,打造现代思政教育新模式,引导青少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思政教育培养成兴趣爱好,潜移默化中增强教学成效。
用“共进共育”画好立德树人的“同心圆”。“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懂情怀的人培育情怀,让具有爱国心的人诠释爱国。思政教育不应该仅是单向的传递,应该是双向的情感激发,师生之间认知共进、情感共进、意志共进、行动共进,才能切实增强青少年思政课获得感。打通思政教育与其他渠道之间的界限,打造思政课与专业课共育、大中小阶段一体化共育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同向同行,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教育协同框架,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4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政工作的战略部署,要把思政课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加强党的领导、教育教学创新、构建多元格局等方面聚焦发力,以奏响“最强音”,让学校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奏响党的领导“主旋律”,让思政教育“入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是在人的脑袋里搞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化危为机、化险为夷,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现实,我们必须用好这一“传家宝”,把党的领导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要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要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站稳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奏响教育教学“协奏曲”,让思政教育“入脑”。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和授课教师都必须扛起思政教育的主责主业,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在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上下足功夫,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编好用好教材是讲好课的前提,既要统一使用思政重点教材,又要创新教学资源,实现差异化、立体化教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讲好课的核心,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严把质量关、狠抓培训关、强化保障关;教学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研讨式、实践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等老生常谈式教学,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奏响多元参与“交响乐”,让思政教育“入心”。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部门或学校或思政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未来,关系党的百年基业薪火相承的重大历史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注重强化校内校园两种资源的统筹协调,实现全社会协同配合、关心支持和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地方党委要发挥统揽协调、牵头抓总的核心领导和指挥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社会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校外实践、评奖评优、理论宣传等支持,搭建校内思想理论学习与校外实践成果转换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学思践悟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激扬起教育发展的澎湃动力。
党员思政课心得体会5
年轻干部请跟随《党课开讲啦》,上好“忠心”“初心”“清心”三堂思想政治课,在复兴之路上历经风雨守政治本色不移,永远昂首向前,走出一片峥嵘新气象。
上好“忠心”课,在大是大非前见忠诚本色。忠诚无形,力强且坚。多少个充满昏暗的夜晚,多少次布满阴霾的前路,是对党的绝对忠诚,砥砺共产党人鼓起勇气走出困境,走向光辉的历程。和平年代,忠诚虽少了些“取义成仁今日事”的决绝,却多了些“白衣执甲逆风行”的伟大;虽少了些“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悲怆,却多了些“躬耕原野战贫困”的酣畅;虽少了些“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壮烈,却多了些“抗洪救灾站前排”的勇敢。年轻干部要上好“忠心”课,在党言党、知党爱党、信党护党,心怀坦荡、诚信守纪、言行相依,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变跟党走,在大是大非面前,尽显忠诚本色。
上好“初心”课,在担当使命里见奉献本色。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从风雨兼程中走来,虽历尽硝烟、饱经风霜,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政治本色却未染半分纤尘。黄旭华的庄严承诺、王继才的一生坚守、于敏的隐姓埋名、黄文秀的花开遍地。那些以恒心践初心、以生命赴使命的共产党人,擦亮了担当奉献最美的底色。年轻干部要上好“初心”课,致敬先辈、学习榜样,守好江山、护好人民,敢当重任、敢挑大梁、敢做主角。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终极目标同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以担当作为答好“初心问卷”,以竭诚奉献让初心使命熠熠生辉。
上好“清心”课,在严于律己中见廉洁本色。清心治本,直道身谋。人心如秤,能量出干部重民生还是重钱权;民意似镜,可映照干部贵勤勉亦或患得失。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并不容易,百年党史告诉我们,若没有“检身若不及”的谦诚、没有“青松挺且直”的坚韧,曾经励精图治的“优秀党员”也会坠入声色犬马的深坑,成为抛弃人民的“叛变者”。年轻干部要上好“清心”课,以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分是非、辨黑白,以澹泊明志、以慈厚怀众、以平正制断,常修己心、长治己身、常思己过,始终筑牢思想防线、坚守廉洁底线、不越纪律红线,将“严于律己”写进“人生手册”,养一身浩然正气、逐一生纤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