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是什么意思_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

    最近,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说法:“只要你选择躺平,世界就会为你让路。”有人分享了自己的躺平心得,有人出了“躺平”攻略,那么,躺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躺平又有哪些弊端?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躺平这个词的具体解释和由来,以及各方看法。
    
    内卷是什么意思?
    
    躺平是什么是意思?
    躺平,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网络用语,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有人认为,躺平=瘫平,“瘫”是一个惰性的动词,“平”则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就是瘫倒在床上,不去冥思苦想、不去努力奋斗、不渴望成功、不奢望爱情,浑身上下散发这“丧”的气息。
    躺平属于佛系吗?
    躺平比佛系还要更高阶,首先是丧,其次是佛系,最后才是躺平。佛系是没追求,躲进小楼成一统,努力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躺平不是躺赢,是因为赢不了,干脆不想赢,选择懒惰地活下去。躺平的年轻人认为,人不应该这么累,而应追求最简单的生活,每月200元就够了。躺平之后,万事大吉。
    
    
    躺平族是什么状态?
    躺平一族,不需要房子,不需要结婚,不需要异性,更不需要孩子。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就这样平躺着活着,有游戏玩、有视频看,吃饱了不饿就行,等待着下一次投胎,或者死亡的终极来临。反正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离开,横竖都是一个死,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躺平族”的人说:“躺平是宇宙间客观的唯一真理。”说这话的人,已经整整两年没找工作了。但没关系,这正是躺平的要义。工作算什么东西?工作有可能是自我束缚的枷锁,无欲无求地活着才是王道。
    
    
    躺平是怎么来的?
    躺平现象的产生与社会近些年来的一系列构造性变动有关: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期完毕,大学扩招后带来的大量高学历人群又进入市场,其结果是,这些曾经在相对优渥生活和悲观预期下长大的一代赫然看见了生活的真相——他们需求在有限的资源下与无数人展开剧烈的竞争,但完成阶级向上活动的时机曾经越来越小了。于是,就有了“躺平”的观念,不去竞争、不愿奋斗。
    躺平现象也非哪国独有,英国有尼特族(NEET),日本叫低欲望社会,美国也有归巢族(Boomerang Kids)。大体上,一个经济体在达致一个阶段后,就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经济机会选择相对多元,加班加点的边际效益降低,自然会产生一批“扶不上墙”的年轻人。
    
    
    躺平有哪些危害?
    “躺平”是一种自我减负,以至是防止内卷化的途径之一。面对着竞争,直接选择退出不玩了,没有愿望,躺平其实不是指方式,而是一种心态。
    躺平,可能招致一种“低愿望社会”,悲观去看的话,它或许能让很多人深思那种别无选择的惨烈“内卷化”竞争,创始更为多元的可能性,但从最消极的一面来说,它也可能招致人们不再积极追求真正的改动,促使社会整体更进一步激进化。使得社会缺乏行进生机,从而形成社会行业的停滞不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
    这几年,“躺平学”在年轻人之间流行,指的是放弃拼命工作攒钱焦虑伤身的生活,主动低欲望地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归根结底,还是很多年轻人认为,拼命半辈子可能还不及别人的起跑线:
    工资、高房价,生育……既然无法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预期效果,那就放弃好了。
    当这种自我放逐的“躺平学”在年轻人中流行,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年轻人对有着同样躺平观念的人自然也会有好感。
    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无法改变环境便改变心态”,这种鸡汤式的自我解脱,不用专门教育,年轻人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自然也就学会了。
    
    
    个人观点
    不管如何,我认为年轻人更应该迎难而上,虽然有人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但是,社会的进步就是靠奋斗、靠努力,虽然成功几率很渺茫,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人迟暮之时,最后悔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如果不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如何面对未来的自己呢?虽然今天30岁,不结婚不工作,是可以。但40岁呢,50岁呢?实际上男人30而立,可以说30岁才算一个男人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躺平固然舒服,舒服的了一时可不能舒服一世,内心的空虚与愧疚只有自己知道,即使躺平的人固然聪明,可这真的不是一个有智慧的想法,甚至当40岁时在回过头来看看,人生之路,曾错失了太多机会,恐怕到那时候在想去拼搏,就发现已经力不从心,一切晚矣。
    因此,与其躺着,不如先站起来,然后尝试奔跑。就当,让这一切从新开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