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读后有感范文精选5篇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向我们深刻阐释了植根于民、造福于民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像瓶子树一样守护自己脚下的土地,努力做人民群众的“生命树”。下面是党员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读后有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党员《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读后感范文【1】
    党员干部应坚定人民立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弹好责任“三重奏”,让人民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定基调,弹准“问责”音符
    以人民为中心,当弹好“责任”之歌,明确问责流程,把准方向尺度。要严格问责程序,以纪法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不随意、不乱用,打准打实问责基调。不采用“拍脑袋”问责、凑数式问责,杜绝谁说问责就问责,想怎么问责就怎么问责。各地纪委监委机关当规范好问责工作流程,明确问责程序和权限分工,避免问责泛化、简单化、随便化。整合、细化、完善问责情形,划出问责红线,列出负面清单,推动精准问责规范问责,督促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
    唱旋律,紧扣“责任”和弦
    当前,决战脱贫的“集结号”已然吹响,决胜总攻的“冲锋令”已经发出。必须要牵住牛鼻子,唱响主旋律,坚持问题导向,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抓工作落实时发挥作用,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落实责任没有间歇期、更没有休止符。我们必须力戒责任上的形式主义,对日常监督发现的履职不力、失职失责问题及时处置。紧盯关键少数,做好责任传导,当好“增压器”,进一步完善责任运行机制,确保压力、责任层层压实,力度不衰减。
    强追踪,共谱“实效”乐章
    学会演奏好“后半篇乐章”,突出实效,强化问责效果。问责是手段,不是目的,激发责任担当、推动工作落实才是问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监察机关要建立问责整改跟踪管理台账,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各地政府要针对在问责过程中被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根据全面摸排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逐一整改。弹好责任之歌,尤其不能松懈“后半篇乐章”,要拧紧党员干部的责任“发条”,对于整改不到位,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不力、应付、走过场的,严肃问责,督促其更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党员《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读后感范文【2】
    给“以人民为中心”加点“获得感”。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任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马上就办”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实质上是对干部的一种鞭策,不仅要“闻风而动、雷厉风行”,更要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摆在第一位,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把工作落到实处。“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中践行初心使命,增加人民的获得感。
    给“以人民为中心”加点“参与感”。为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鼓励广大群众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让“十四五”规划更符合人民所思所盼。问计于民,集思广益,汇聚众智,倾听来自人民的声音,此举深刻诠释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更是彰显了今日中国的开放与自信。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只有让人民真正参与进来,才能真正了解人民所思所盼,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给“以人民为中心”加点“安全感”。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无论是汹涌的洪水、惨烈的地震,还是庚子之初肆虐的疫情,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集中体现,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更是人民的力量源泉。“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字一句,在人民群众心里深深刻下了“安全感”。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忘记“人民”这颗“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群众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力量源泉,人民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在持续前进的道路上给予我党无往不胜的强大底气!
    党员《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读后感范文【3】
    坚持问计于民,了解民之所需。民之所需,政之所向。人民群众的需求是社会治理的“晴雨表”,坚持问计于民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形式。坚持问计于民不仅体现中国共产党虚怀纳谏的胸襟和气度,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坚持问计于民是解决基层治理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要通过问计于民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精准施策。问计于民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不能坐在家里想对策,要走进千家万户,真实感受民生百态,把基层问题找准、把困惑原因弄透、让政策措施落地,想民之所想、应民之所需、解民之所急、纾民之所困,切实保障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问计于民,汇集众人之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坚持问计于民可以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心聚力,抱团取暖,共同为基层社会治理想对策、谋出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要让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汇聚成推动改革奔腾向前的浪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能走得更自信、更从容、更坚实。
    坚持问计于民,夯实执政之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坚持问计于民是对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坚持问计于民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问计于民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基本依凭和遵循,从而使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高效、更迅速地得以解决,使人民群众更加信任和依赖党组织,像石榴籽一样更加团结紧密地聚拢在党组织的周围,维护党的公信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级党组织要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各方面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众智、补短板、强弱项、抓落实、强基础、惠民生,努力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党员《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读后感范文【4】
    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标杆,多到群众家中坐坐,多同人民群众交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深深扎根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凝聚磅礴力量。
    把人民当靠山,激活奋进“动力源”。“人民永远是靠山。”只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然而,揆诸现实,个别党员干部一年也到不了群众家中几次,不接地气。有的进了群众家,却呆不住、坐不下,“浑身不自在”;有的说话生硬、干瘪,不敢“坐客厅”,离群众很远;还有的只看“大门”“客厅”,不察看“后院”“角落”。当前,乡村振兴还在起步阶段,前面的路都是“吃螃蟹”;疫情防控阻击虽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就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最坚实的靠山,紧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疫战风又战雨,始终与人民群众干在一处、想在一起。
    为人民谋福祉,画好实干“同心圆”。“光说不做假把式。”长期以来,少数党员干部习惯打官腔、讲官话,干什么工作都“以文件为准”,严重脱离群众。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极其反感和厌恶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决定了党员干部要以“干”字当头、“实”字托底;走在先、干在前,人民才会紧紧跟随。要走出“深宅大院”,走近人民,走进人民,带着真情实感去调研走访,多与群众围坐客厅,认真登记群众最想要什么、最反感什么、最希望解决什么。要把得来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比对,尽可能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产业发展、劳务就业、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根本,涵养干群“鱼水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创造创新来源于基层、来源于人民实践。多到群众家中围坐客厅,不是搞形式、走过场,而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生动实践。“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促进就业、巩固脱贫、治理污染、风险化解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尤其需要倾听民意,知悉民生。只有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善于从人民鲜活的思想中汲取营养,才能以实干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涵养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
    党员《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读后感范文【5】
    《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一字一句扣人心弦,再次唤起人们心中历历在目的耕耘奋斗,激荡着永不停歇向前的梦想。因为这是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伟大国度。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永远闪耀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每个时代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一切为了人民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志向。无论是革命时期的流血牺牲,建设时期的艰难困苦,还是改革开放的筚路蓝缕,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为人民”,这对中国人民而言刻骨铭心。生命至上、健康至上是世间最温暖的“烟火”,在中华大地上到处升腾着,这背后是无数党员干部时时处处的坚守,以践行责任担当换来山河无恙,以奋进民心所向铸就岁月永恒。根深才能叶茂,从建党初期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根深才能坚忍不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栉风沐雨中成就了一个伟大国度。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永远是我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制胜法宝。爱民者,民恒爱之。“爱”对个人来说表现为彼此信任,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就像那紧紧抱在一起跳跃着的火焰,既给人温暖和力量,又点燃希望。如果要问:那么大的中国为什么会充满着永远暖人心的烟火,那是因为有亿万人民用心凝结的火和光亮。民心凝聚的国度必然是力量磅礴、气势如虹,在前进的路上谁也不可阻挡。这种力量在中国人民的意志之中是永恒的,单是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建设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正是人民的信仰让一个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再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正阔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停歇。百年峥嵘,百年辉煌。一个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通过自我革新、自我净化,牢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持之以恒地朝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去拼搏,全力以赴地践行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每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把民富国强作为矢志不渝的“坐标”,努力跑出好成绩。人民有什么样的主心骨,干事创业就会有什么样的状态。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亿万中国人民史无前例地更有底气、有自信,更能有梦想,始终有一股子力量让我们斗志昂扬地朝着梦想奔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那“灯光里的中国”正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