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范文10篇
通过收看《党史故事100讲》,相信大家被里面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的精神所感染,党史故事100讲以党的发展历程为顺序,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下面是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范文10篇,这10篇精选的范文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揣摩。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1
党史是一本永远也学不完的“百科全书”,里面有太多太多的“好故事”值得我们思考学习。今天,笔者当一回“朗读者”,为您讲述几则党史故事,希望能给您的思想来一次“洗礼”。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因注意力高度集中,错把墨水当成红糖水吃掉而浑然不知,还对母亲连说“真甜”。共产党人心中的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做的事情必须要对人民和国家有益。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今时今日的巍巍巨轮,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带甜味”的真理,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业绩,让人民的心里装满幸福。只要人民群众喜欢、党的伟业需要,共产党人可以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
灯芯的温度是民心。中央苏区时期,按照规定干部夜晚办公可点三根灯芯,可毛泽东同志带头只用一根,并在昏暗灯光下写就《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灯芯的体积虽小,可装着的却是共产党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灯芯的燃烧时间虽短,可却能点燃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殷切期望和真心依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戒奢从简、俭以养德的好党风,带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好民风。
雪中的丰碑长屹立。长征过雪山时,有不少战士因为身着单衣、脚穿草鞋、食不果腹而牺牲在白雪皑皑中。一名指挥员看着眼前穿着单衣、安然长眠的战士,询问军需处长在哪里。有同志含泪说道,“他就是军需处长。”这是何等的觉悟,哪怕自己冻死,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这是英雄的部队,哪怕前路危险重重,也要杀出一条血路。那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逆行出征的白衣勇士,那些为了脱贫攻坚事业而舍生忘死的扶贫干部,都是新时代的党员楷模。
英雄的威名永流传。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军队,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在白山黑水间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搏斗,最终壮烈殉国。牺牲时胃里尽是枯草、树皮、棉絮,唯独没有一粒粮食。是什么支撑将军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依旧浴血奋战?是党的信仰,是心中的责任,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不会忘记将军的丰功伟绩,会以更加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接好我们这代人的“接力棒”,完成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任务,奋力谱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2
聆听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细品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听红船的故事,品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诞生。百年来,小小红船一路开天辟地、力挽狂澜、艰辛探索,从最初仅有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如今9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在不断的革命与奋斗中直面时代潮流,勇担历史使命,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期党员干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应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与初心,坚持对本职工作不懈进取的态度,从红船故事中汲取精神之钙,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无畏胆气,直面危机与考验。
听抗战的故事,品舍身为国、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十四年的持久抗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华夏大地的平静安宁。伟大的民族精神正如国歌中所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筑起了一道信念“长城”,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一个又一个辉煌。硝烟已散,精神永存,激情燃烧的抗战岁月中培植出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面对空前磨难与危机时,所葆有的舍身为国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铭记英雄的铮铮铁骨、浴血奋战,传承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着眼当下,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不畏困难,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前进、前进、再前进。
听春天的故事,品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四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此开始吹向大江南北,中国也翻开了新的篇章,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看华夏五千年历史,是创新引领民族进步、时代发展、国家昌盛。新时期党员干部,当以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掌好时代舵盘,抓住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让创新之风贯穿工作,成为当代中国一张最亮眼的名片。
知党史,修党性。从过去的故事中,学习那些薪火相传的优秀精神,勇担时代重任,不懈奋斗,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3
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在信中,总书记再次提及党史学习教育,“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
以史为鉴,重温共产党人坚定信仰。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贵州考察调研,在乌蒙山深处,总书记陷入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百年奋斗的历史,是最励志的创业故事,从浙江嘉兴的一艘红船上出发,从无数革命战役的枪林弹雨声中站起来,从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洗礼中立起来,共产党人在漫漫奋斗征途上诠释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力量,诠释了“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的信仰。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行的足迹,构成了中华民族为复兴而奋斗的信仰史,真理和信仰之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
学史明志,传承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党史如明镜,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志。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从西柏坡到延安再到贵州……一个又一个红色地名串起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在“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开局之年,在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再一次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的精神洗礼。通过读党史、学英烈,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将蕴含在党史中的共产党人基因传承发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建功立业新时代。
向史而新,谱写共产党人时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党史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感悟共产党人的勇毅和智慧,感悟共产党人的求真和求实。我们学党史镌刻初心如磐,是为了向未来坚定前行。面对新时代长征路上的许多“雪山”“草地”,从党史中汲取坚定信仰,无论风吹浪打,都能果敢一往无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从党史中挖掘科学理论指导,无论任何时代考题,都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史为鉴、学史明志、向史而新,接续谱写属于中国人的不朽伟业。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4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一部血与泪的奋斗史、是一部百炼成钢的民族史、是一部饱经风霜的磨难史。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我们要常读常新忆党史,不忘初心勇前行。
读党史,牢记共产党人的忠诚本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是每一名党员的必修课,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该铭记于心的历史镜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始终将忠诚的政治本色摆在首位。我们都曾在党旗下宣誓“对党忠诚”,都曾在学党史时认识了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都曾在国家危难之际见识了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我们在种种事迹当中看到了什么叫做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那就是在国家有难时不畏生死、挺身而出,在人民群众利益遭受损害时先人后己、勇往直前,没有一点犹豫、没有一丝怠慢。“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座右铭,这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读党史不仅是为了学习先辈们的精神,更是为了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执行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的。
学党史,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学党史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党史中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真正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句歌词背后的深意,我们明白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安居乐业,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所以面对疫情、洪灾、地震等大灾大难,我们不再害怕,我们知道共产党会来救我们,共产党会来保护我们,共产党不会丢下我们,不论何时何地。学党史,教会我们年轻干部要继续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路,继续守护人民的安宁,守卫祖国的疆土,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带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忆党史,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读书时课本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工作后,我们也时常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老党员讲党课”等活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历史不太了解,对党史更是知之甚少,这样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每个公民的自身成长。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太多的历史等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去学习,学习先辈们为党为人民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学习先辈们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奋斗精神,学习先辈们百折不挠、勇敢执着的无畏精神。忆党史是为了我们更好地铭记党恩,更好地从党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智慧力量,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5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今天的老百姓对共产党的理解,依然要靠9100多万的每一个,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老百姓的心头有杆秤”,同志们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党员同志都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每一个党员都有义务和责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严于律己、以身示范的点滴累积之中,不断立起党员形象,共同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形象即是责任,维护形象也是一份担当,这是我的第一个新理解。
3名女红军自身饥寒交迫,也要将一条被子一分为二,给群众留下半条。这份圣洁之美,生动诠释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真正将人民放在心头最为重要的位置,并已升华为“人民至上”的磐石信念。可以说,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所系,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披荆斩棘,无往而不胜的关键所在。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从去年以来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极为深刻、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人民至上。共产党人说到了、做到了,正如百年前她一诞生就宣示的一样!这是我的第二点新理解。
半条被子是桥梁、是纽带,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便是我、我便是你,“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党心和民心在半条被子中融为一体,“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们看到,亿万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我们看到,在人民的拥护下,我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敢于和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逢敌亮剑”。我们看到,在人民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三大改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换。我们看到,面对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全球性疫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无数白衣天使“逆行出击”,亿万中国人民居家守望,最终取得了战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我们看到,今日之中国,在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民族自豪感和制度自信力更强了。历史和实践一次次证明,有了人民的支持,纵然前路曲折多艰,我们也必攻而克之;纵然危机重重,我们也必战而胜之。这是我的第三点新理解。
中国共产党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清醒剂。让我们时刻不敢懈怠,让我们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对“半条被子”的领悟也必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不变的,我想,或许就是这一份赤胆忠诚,这一颗璀璨亮丽的红心吧。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1
党史是一本永远也学不完的“百科全书”,里面有太多太多的“好故事”值得我们思考学习。今天,笔者当一回“朗读者”,为您讲述几则党史故事,希望能给您的思想来一次“洗礼”。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因注意力高度集中,错把墨水当成红糖水吃掉而浑然不知,还对母亲连说“真甜”。共产党人心中的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做的事情必须要对人民和国家有益。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今时今日的巍巍巨轮,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带甜味”的真理,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业绩,让人民的心里装满幸福。只要人民群众喜欢、党的伟业需要,共产党人可以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
灯芯的温度是民心。中央苏区时期,按照规定干部夜晚办公可点三根灯芯,可毛泽东同志带头只用一根,并在昏暗灯光下写就《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灯芯的体积虽小,可装着的却是共产党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灯芯的燃烧时间虽短,可却能点燃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殷切期望和真心依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戒奢从简、俭以养德的好党风,带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好民风。
雪中的丰碑长屹立。长征过雪山时,有不少战士因为身着单衣、脚穿草鞋、食不果腹而牺牲在白雪皑皑中。一名指挥员看着眼前穿着单衣、安然长眠的战士,询问军需处长在哪里。有同志含泪说道,“他就是军需处长。”这是何等的觉悟,哪怕自己冻死,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这是英雄的部队,哪怕前路危险重重,也要杀出一条血路。那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逆行出征的白衣勇士,那些为了脱贫攻坚事业而舍生忘死的扶贫干部,都是新时代的党员楷模。
英雄的威名永流传。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率领抗联军队,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在白山黑水间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周旋搏斗,最终壮烈殉国。牺牲时胃里尽是枯草、树皮、棉絮,唯独没有一粒粮食。是什么支撑将军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依旧浴血奋战?是党的信仰,是心中的责任,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不会忘记将军的丰功伟绩,会以更加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接好我们这代人的“接力棒”,完成我们这代人的光荣任务,奋力谱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2
聆听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细品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既是一次把握规律、把握未来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
听红船的故事,品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诞生。百年来,小小红船一路开天辟地、力挽狂澜、艰辛探索,从最初仅有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如今9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在不断的革命与奋斗中直面时代潮流,勇担历史使命,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期党员干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应坚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与初心,坚持对本职工作不懈进取的态度,从红船故事中汲取精神之钙,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无畏胆气,直面危机与考验。
听抗战的故事,品舍身为国、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十四年的持久抗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华夏大地的平静安宁。伟大的民族精神正如国歌中所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筑起了一道信念“长城”,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一个又一个辉煌。硝烟已散,精神永存,激情燃烧的抗战岁月中培植出的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面对空前磨难与危机时,所葆有的舍身为国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铭记英雄的铮铮铁骨、浴血奋战,传承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着眼当下,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不畏困难,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前进、前进、再前进。
听春天的故事,品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四十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此开始吹向大江南北,中国也翻开了新的篇章,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看华夏五千年历史,是创新引领民族进步、时代发展、国家昌盛。新时期党员干部,当以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掌好时代舵盘,抓住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让创新之风贯穿工作,成为当代中国一张最亮眼的名片。
知党史,修党性。从过去的故事中,学习那些薪火相传的优秀精神,勇担时代重任,不懈奋斗,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3
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在信中,总书记再次提及党史学习教育,“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
以史为鉴,重温共产党人坚定信仰。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贵州考察调研,在乌蒙山深处,总书记陷入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百年奋斗的历史,是最励志的创业故事,从浙江嘉兴的一艘红船上出发,从无数革命战役的枪林弹雨声中站起来,从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洗礼中立起来,共产党人在漫漫奋斗征途上诠释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力量,诠释了“创业维艰、奋斗以成”的信仰。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行的足迹,构成了中华民族为复兴而奋斗的信仰史,真理和信仰之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
学史明志,传承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党史如明镜,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志。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从西柏坡到延安再到贵州……一个又一个红色地名串起了共产党人的历史,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在“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开局之年,在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再一次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的精神洗礼。通过读党史、学英烈,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将蕴含在党史中的共产党人基因传承发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建功立业新时代。
向史而新,谱写共产党人时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党史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感悟共产党人的勇毅和智慧,感悟共产党人的求真和求实。我们学党史镌刻初心如磐,是为了向未来坚定前行。面对新时代长征路上的许多“雪山”“草地”,从党史中汲取坚定信仰,无论风吹浪打,都能果敢一往无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从党史中挖掘科学理论指导,无论任何时代考题,都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史为鉴、学史明志、向史而新,接续谱写属于中国人的不朽伟业。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4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一部血与泪的奋斗史、是一部百炼成钢的民族史、是一部饱经风霜的磨难史。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我们要常读常新忆党史,不忘初心勇前行。
读党史,牢记共产党人的忠诚本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是每一名党员的必修课,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该铭记于心的历史镜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始终将忠诚的政治本色摆在首位。我们都曾在党旗下宣誓“对党忠诚”,都曾在学党史时认识了一个个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都曾在国家危难之际见识了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我们在种种事迹当中看到了什么叫做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那就是在国家有难时不畏生死、挺身而出,在人民群众利益遭受损害时先人后己、勇往直前,没有一点犹豫、没有一丝怠慢。“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座右铭,这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读党史不仅是为了学习先辈们的精神,更是为了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执行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的。
学党史,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学党史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党史中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真正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句歌词背后的深意,我们明白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安居乐业,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因为有党的坚强领导,所以面对疫情、洪灾、地震等大灾大难,我们不再害怕,我们知道共产党会来救我们,共产党会来保护我们,共产党不会丢下我们,不论何时何地。学党史,教会我们年轻干部要继续沿着先辈们走过的路,继续守护人民的安宁,守卫祖国的疆土,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继续带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忆党史,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孔繁森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读书时课本上必不可少的内容,工作后,我们也时常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老党员讲党课”等活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历史不太了解,对党史更是知之甚少,这样显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每个公民的自身成长。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太多的历史等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去学习,学习先辈们为党为人民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学习先辈们履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奋斗精神,学习先辈们百折不挠、勇敢执着的无畏精神。忆党史是为了我们更好地铭记党恩,更好地从党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智慧力量,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党史故事100讲心得体会5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今天的老百姓对共产党的理解,依然要靠9100多万的每一个,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老百姓的心头有杆秤”,同志们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党员同志都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每一个党员都有义务和责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严于律己、以身示范的点滴累积之中,不断立起党员形象,共同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形象即是责任,维护形象也是一份担当,这是我的第一个新理解。
3名女红军自身饥寒交迫,也要将一条被子一分为二,给群众留下半条。这份圣洁之美,生动诠释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真正将人民放在心头最为重要的位置,并已升华为“人民至上”的磐石信念。可以说,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所系,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依然披荆斩棘,无往而不胜的关键所在。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从去年以来的疫情防控斗争中,极为深刻、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人民至上。共产党人说到了、做到了,正如百年前她一诞生就宣示的一样!这是我的第二点新理解。
半条被子是桥梁、是纽带,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便是我、我便是你,“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党心和民心在半条被子中融为一体,“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们看到,亿万中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我们看到,在人民的拥护下,我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敢于和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逢敌亮剑”。我们看到,在人民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三大改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转换。我们看到,面对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全球性疫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无数白衣天使“逆行出击”,亿万中国人民居家守望,最终取得了战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我们看到,今日之中国,在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民族自豪感和制度自信力更强了。历史和实践一次次证明,有了人民的支持,纵然前路曲折多艰,我们也必攻而克之;纵然危机重重,我们也必战而胜之。这是我的第三点新理解。
中国共产党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清醒剂。让我们时刻不敢懈怠,让我们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对“半条被子”的领悟也必将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不变的,我想,或许就是这一份赤胆忠诚,这一颗璀璨亮丽的红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