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与体会精选5篇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能够让小学生,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了解历史人文,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小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与体会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与体会1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去老区参观石林红色教育基地,我们首先来到了石林法隆寺,这里是石林军事会议召开的地点。1947年6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石林法隆寺召开了石林军事会议,这次会议是解放军实行战略转变准备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吹响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号角。
    我在展览馆里看见了他们当年使用的步枪、冲锋枪、手榴弹和发报机、军用水壶、电话以及当时的军装,通过这些当时遗留下来的物品,我体会到了解放军在当时资源缺乏、设备落后的艰苦条件下,依然能够取得胜利,依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力、必胜的决心和领导的英明决策。1947年四月初12万大军随着刘邓首长下太行来到鹤壁地区,却并没有马上开拔,而是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军事研究和部署,直到六月下旬才东渡黄河,进军鲁西南。这是为什么呢?有三大原因让刘邓大军逗留石林长达两个多月,一是临走之前发动豫北战役,消灭点敌人,减轻点太行根据地的压力。二是长期征战必须修整,以应对即将开始的长途奔袭。三是渡河南下需要多次涉水,为了减少部队伤亡,需要等到天气转热、水温升高。这三大原因,成就了石林这一红色革命圣地。
    院里有棵“将军槐”,是1947年刘邓首长在寺院里种植的槐树,被老百姓称为“将军槐”。
    接着我们又来参观中石林村的“华北第一柏”,这个千年古柏树高26米、树围5.5米、树冠156平方米,郁郁葱葱、苍翠挺拔,“石林会议”期间刘邓首长常在柏树下对弈研棋、纵论战局,被敬称为“将军柏”。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浴血奋战、英勇拼搏换来的,我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本领,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小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与体会2
    为了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为了加强对历史人文的深入了解,我参加了本次关于探访红色基地知识的座谈会,和参与会议的大家一起来感受党的伟大与肩负的重责,牢固与党同心同行的思想精神。
    在会中,我们围绕着三处红色基地以及其所带给我们的知识与触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首先就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进行了交流。位于上海老成都北路7 弄30号的中共二大会址为当时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的寓所,后经过修复与建立,于2002年对外开放。位于序厅的一尊主题雕像就为我们揭开革命纲领的重要寓意:“在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大旗指引下,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蓬勃发展”。而对于“二大”的会议原址,我们就其室内的摆放和当时会议的形式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了解与交流。当谈到党章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章程中的那么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的,没错,我们相信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努力奋斗,鞠躬尽瘁。而随后的平民女校更是使我们一干女生反响热烈,无论男女、无论贫贵,都可以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接下来展示的是外岗游击队纪念馆,使我们了解到了当年外岗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英勇事迹。纪念馆于2008年7月底建成开发,馆外是由吕炳奎同志生前亲自题写的“外岗游击队纪念馆”几个大字,其内三个展厅以不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当年游击队的各种英勇事迹:1937年,日寇全面进攻,在这关键时刻,吕炳奎同志建立起外岗游击队,开始了抗日游击战,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有效的支援了抗日战争,完成了他们的使命。而吕炳奎同志的旧居中展示着他的事迹,赞扬了他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光荣战斗的精神。外岗游击队作为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之一让我们回顾了一段革命先辈的光荣历史,使我们明白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要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会议最后展示并介绍了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其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炮台湾历来是重要的海防要塞,这里更是以沿江构筑炮台得名。这是曾是淞沪战争、吴淞战役的战场,这里传承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传统,又因为秉承着“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的理念,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此次的座谈会使我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此我也将沿着他们的足迹,立足本职岗位,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中国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小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与体会3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妈妈的生日,普天同庆,我与五星红旗合影,表达我对祖国的祝福,祝福我们祖国繁荣富强!生日快乐!
    10月3日我来到红色教育基地欧阳海故居参观学习,爸爸开车按照路边的指示牌,沿着弯曲的乡镇公路,盘旋在山间。我好奇地问妈妈:“欧阳海故居怎么这么远,怎么会是在这小山村里?”妈妈告诉我,欧阳海同志出生于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这里是他的出生地。驱车四十多分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地下车,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黄土瓦房,大门正上方挂着一块匾写着“欧阳海故居”,这便是欧阳海同志的家。屋内摆放着欧阳海同志的雕像,及一些四五十年代的农作和生活必须的农具和家具,很多是我没有见过的,于是我便问工作人员这是什么,那是做什么用的。接着我们来到欧阳海故居陈列馆,馆里有欧阳海同志生平事迹展板、文物和资料陈列、及其家族的简介。
    欧阳海的故事:
    1963年11月18日清晨,满载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车急速前进,一匹驮着炮架的战马因受惊,蹿上了铁道,横立双轨之间。眼看一场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车翻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就在这危急关头,欧阳海丝毫没有顾及个人的安全和性命,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惊马推离了轨道,保住了千名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自己却壮烈牺牲了。他真正做到了像他的格言那样:“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钯心不跳!”。欧阳海同志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缅怀!
    10月4日我来了到半条被子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在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列陈馆小影院里,我认真地观看地半条被子真实故事的微电影。这是一个红色的经典故事:1934年11月3名女红军途经汝城县沙洲村时,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了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共产党是振兴民族、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新一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
    小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与体会4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金秋的十月,丰收的季节。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
    旅游大巴行驶在弯曲的通乡公路上,两旁一大片一大片的金色稻田,微风一吹稻浪此起彼伏,很是壮观。还有果园里挂满了小脸涨得通红的柿子、青里透着黄的桔子,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呀,诱得我直流口水。导游小姐姐在车上向我们介绍,毛主席自1911年第一次走出故乡韶山,到长沙求学、投身革命,至1976年9月9日逝世的58年间,共回故乡8次,毛主席去逝前一直心心念念回韶山。我想韶山那一定是个人间仙境,至少也应像电视上的皇宫一样富丽堂皇,要不,毛主席怎么一直想回韶山呢?我满心期待哟!但由于是节假日,旅游的人特别多,堵车特别厉害,我们被大巴车丢在了路上,最后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毛主席的故居。
    终于看到毛主席故居的一刹那,心里的落差感使我有点回不过神来。他的故居是一座土砖:木灰瓦搭建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呈“门”字型排列。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正中是供奉着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则分布着主人的卧房、灶间和杂房,土漆方桌、镂空合床、土炉灶、煤油灯等,都是19世纪初典型的湖南农村家庭的用具和摆设,一切都朴实而清幽。这里依山傍水,环山围绕,这就是世界伟人毛泽东诞生之地,是人们把它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革命的“圣地”!
    最后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和毛主席纪念馆。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山人海,铜像高10.1米,是国家的生日,象征着毛主席是国家的缔造者,铜像面朝东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主席出席开国大典的风采。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垂不朽的伟人。我们在高大的毛主席铜像前三鞠躬并敬献花篮,表达了我们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的崇敬和哀思。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当看到毛泽东生前所穿过的衣服,以及使用过的生活物品时,我压跟儿没有想到毛主席的生活竞如此简朴。
    毛主席一家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党和祖国。是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由衷地感谢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使我们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开国大典上,毛主席那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啦”振奋人心,鼓舞了中华儿女为新中国的崛起而高兴奋斗。
    作为一名小学生,生在和平年代,长在红旗下,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学生的我们,首要的就是学习,掌握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久的将来在各行各业披钾上阵,为这个来之不易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小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与体会5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有序地参观了纪念馆和吕炳奎同志旧居。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翔实的史料生动再现了当年外冈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日、英勇战斗、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光辉事迹。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当年抗日斗争中使用过的实物,一份份宝贵的历史资料深深地烙在了大家的记忆里。听完讲解员的讲述,一位游客激动地说:“在这生动的课堂上,我感受了革命先烈们不畏艰苦、奋勇抗战的牺牲精神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伟大气魄,接受了一次思想与心灵的庄严洗礼,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好,革命精神是该被传承下去的。”
    外冈游击队纪念馆于2008年7月底建成开放,该馆位于外冈游击队的发源地嘉定区外冈镇杨甸村,居外冈腊梅主题公园之中,周围绿树环绕,环境幽静。纪念馆设主体建筑和吕炳奎同志旧居各一幢,占地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20余平方米。纪念馆馆名由原外冈游击队队长吕炳奎同志在生前题写。
    纪念馆主体建筑为花园式别墅,造型别致。展览分为:“淞沪大地血雨腥风、保家卫国揭竿而起、指路明灯坚决抗日、喜迎江抗除奸杀敌”四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图片和历史资料80余件,并采用影视、水粉画、雕塑等不同形式,生动再现了当年外冈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日、英勇战斗、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光辉事迹。
    吕炳奎同志旧居为一幢老式民宅,内设三个展室,通过各种文物、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吕炳奎同志为党的事业光荣战斗的一生。
    走出大门,一块石碑上写着——饮水思源,让我铭记在心,我们要珍惜革命先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外冈游击队纪念馆是嘉定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嘉定区廉政教育基地之一。走出展厅,我回头仰望革命烈士纪念堂,倍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低头抚摸胸前的红领巾,多少优秀的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鲜血染红了这红领巾。我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好好锻炼身体,继承祖国的优秀传统,长大了,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执此缅怀我们永远的革命先烈,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它将会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同时我们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也会继承,发扬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要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