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pīgān-lìdǎn 披肝沥胆 披:剖露。沥:往下滴。剖出肝,滴下胆汁。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后用“披肝沥胆”比喻坦诚相见,竭尽忠诚。 ❍ 《隋书·李德林传》:“百辟庶尹,四方岳牧,稽图谶之文,顺亿兆之请,披肝沥胆,昼歌夜吟。” ❍ 宋·袁燮《论蜀札子二》:“臣所以披肝沥胆,控告君父者,非独为蜀计,为天下计,为宗社计也。”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七八回:“大家畅谈彼此,以义气相关,真是披肝沥胆,各明心志。” ❍ 邵燕祥《人间要好诗》:“确实是活生生的诗人在披肝沥胆,倾吐衷肠;朴素率直,毫无矫饰,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这是诗的生命之所在。” ▲也作“沥胆披肝”。 ❍ 明·沈鲸《双珠记·二友推恩》:“屋乌推爱频周恤,沥胆披肝拟后图。”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一回回目:“破资财穷形极相,感知己沥胆披肝。” ▲也作“披肝露胆”。 ❍ 唐·吴融《李茂贞封岐王加尚书令制》:“披肝露胆,皆本于至诚。言发涕零,必期于尽瘁。” ❍ 清·詹应甲《陈鉴湖六十寿序》:“一言投契,即披肝露胆,有古遗直风。” ▲也作“露胆披肝”。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此言一一咸依实,露胆披肝愿照知。” ❍ 唐·李远《蝉蜕赋》:“擘肌分理,有谢于昔时;露胆披肝,请从于今日。” ▲也作“披沥肝胆”。 ❍ 唐·权德舆《卢相公陈乞第五表》:“以臣沉痗,久旷官司,前后陈闻,披沥肝胆,期切之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六〇回:“某非卖主求荣,今遇明公,不敢不披沥肝胆。” ▲也作“肝胆披沥”。 ❍ 明·方应祥《与无敕》:“数百余言,肝胆披沥,神理迸射,直使人发欲竖,泪欲泻。” ❍ 清·林则徐《题邹钟泉观察鸣鹤开封守城记略后》诗:“肝胆披沥通幽明,亿兆命重身家轻。” ▲也作“披露肝胆”。 ❍ 《后汉书·郎顗传》:“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 ❍ 清·李鼎元《赠太史含虚范先生之山东方伯序》:“与人处,亡贵贱亲疏,披露肝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