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guà guān guī qù 挂冠归去 挂冠:把官帽取下悬挂起来。 ❍ 《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用“挂冠归去”表示辞官回家。 ❍ 宋·楼钥《松岭》诗:“全似华阳隐君子,挂冠归去听松风。”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一二:“气得彭教谕拂衣而出,遂挂冠而去。” ❍ 清·陈端生《再生缘全传》卷一四:“又见一位如珍似宝的郦丞相要挂冠归去,好一似火上添油。” ▲也作“挂冠而归”。 ❍ 《(绍定)吴郡志·园亭》:“乃作中隐堂,与……游从,极文酒之乐,皆耆德硕儒、挂冠而归者,吴人谓之三老。” ❍ 清·东鲁狂生《醉醒石》一回:“只道他实实得了七千金,即准了文书,挂冠而归。” ▲也作“挂冠而去”。 ❍ 宋·刘克庄《致仕谢丞相》:“弘景挂冠而去,隐居华阳;白傅悬车之余,醉吟洛社。” ❍ 清·吴骞《桐阴日省编》上:“闻邑宰某贪墨不法,率众数之,令不能堪,遂挂冠而去。” ▲也作“挂冠归里”。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八回:“小侄们在京,闻知姑丈挂冠归里,无人不拜服高见。” ▲也作“挂冠归隐”。 ❍ 元·杨维桢《知止堂记》:“年未五十,即挂冠归隐。” ❍ 明·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太白近因高才盛名,为内宠所妒,上疏天朝,挂冠归隐。” ▲也作“挂冠不仕”。 ❍ 《宋史·范成大传》:“蜀知名士孙松寿年六十余,樊汉广甫五十九,皆挂冠不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一四回:“安老爷既认定天理人情……挂冠不仕,要向海角天涯寻着那十三妹,报她这番恩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