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成语:

 

成语 放之四海而皆准
释义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传播。四海:指任何地方。准:准确。
❍ 《礼记·祭义》:“夫孝,置之而塞乎天,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后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指某种理论、学说具有普遍价值,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正确,都适用。
❍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序》:“盖政教修明,则以致富强,若操左契,固寰宇之通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者,此又古政教必可行于今者之明效大验也。”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章:“他的报告很全面,其正确性无可非议,不仅能在葫芦坝讲,任何公社、大队都适用;其广泛性差不多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程度了。”
 ▲也作“放诸四海而皆准”。
❍ 诸:“之于”的合音。
❍ 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其所以育成人格者,诸凡周备,放诸四海而皆准。”
❍ 汪洋《三言两语话夏公》:“他对电影工作的指示总能抓住关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来没下过囫囵吞枣,貌似放诸四海而皆准,其实任何问题不解决的抽象的指示。”
随便看

 

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涵盖了三字、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1984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4/9/19 8: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