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置之死地而后生 |
释义 | zhì zhī sǐdì ér hòu shēng 置之死地而后生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后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指把人放在可能死亡的境地,使之拼死搏战,反可以生存下来。 ❍ 《魏书·铁弗刘虎传》:“朕且羸师以诱之,若得一战,擒之必矣。所以然者,军士去家二千里,复有黄河之难,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 宋·杨亿《议灵州事宜状》:“古称归师不可遏,又曰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当此之时,人百其勇,临难思免,其锋莫当。” ❍ 明·毕自严《答李河岑》:“韩淮阴云: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马多则思奔,易败之道也。”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三五回:“温大贺传令军士道:‘置之死地而后生,成败在此一举。某愿与诸军士同生死,断不负诸兄弟也!’” ▲也作“置于死地而后生”。 ❍ 熊召政《张居正》四卷二四回:“人处逆境,必能自强不息。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逆处取顺的道理。”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涵盖了三字、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