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饮恨吞声 |
释义 | yǐn hèn tūn shēng 饮恨吞声 吞声:不敢出声。形容心存怨愤,不敢表露。 ❍ 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 《通典·刑八》:“人命至重,不可再生,倘万分之中有一不实,欲诉无路,怀枉谁明,饮恨吞声,赤族从戮,岂不痛哉!” ❍ 元·白朴《石州慢》词:“少陵野老,杖藜潜步江头,几回饮恨吞声哭,岁暮意何如,怯秋风茅屋。” ❍ 清·江宸英《祭凌氏姊文》:“良人被祸,隐忍图报,而下无遗孤,旁无强近,饮恨吞声,积成痞结,数年之间,竟以身殉。” ▲也作“吞声饮恨”。 ❍ 宋·欧阳澈《上皇帝万言书》:“臣近观福建路发募兵,经过临川,统御无术,遂尔作乱,强劫妇女,虏夺衣物,破人家产,而人莫敢谁何,不过吞声饮恨,无所从诉。” ❍ 清·张我观《严饬晓谕事》:“其船钱脚价,有论百论十,横索勒添,行人急欲归家,无不吞声饮恨,恶习刁风,闻之发指。”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涵盖了三字、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