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名存实亡 |
释义 | míngcún-shíwáng 名存实亡 名义上还存在,但实际上已经消亡。 ❍ 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 ❍ 宋·洪迈《容斋续笔·兵部名存》:“虽有所辖司局,如金吾街仗司、骐骥车辂象院、法物库、仪鸾司,不过每季郎官一往耳。名存实亡,一至于是!” ❍ 清·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若不稍变成法,于洋务开用人之途,使人人皆能通晓,将来即有防海万全之策,数十年后,主持乏人,亦必名存实亡,渐归颓废。” ❍ 姚雪垠《李自成》八卷三章:“北京兵力空虚,所谓三大营名存实亡,不堪一击。” ▲也作“名存实废”。 ❍ 宋·林季仲《论用人状》:“噫!名存实废,弊乱随之,卒为敌人所笑,良可痛哉!” ❍ 元·程文海《青田书院记》:“然慕其人不若师其心,居其居不若履其道,不然名存实废,室迩人遐,适足以来无穷之慨叹而已。”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涵盖了三字、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