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咫尺千里 |
释义 | zhǐ chǐ qiān lǐ 咫尺千里 咫: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形容距离虽近,却像远隔千里那样难以通行或难以相见。 ❍ 南朝齐·谢胐《与王俭书》:“但心之所谙,咫尺千里;志之所符,沧洲暧然。揣而论之,实山河之不肖者也。” ❍ 唐·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诗:“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每回忆六七年中,咫尺千里,辄惘然如失。” ❍ 李洱《花腔》二部:“经过长途旅行,当她终于到达上海时,竟因为大风退潮而无法进港。在港外,她又呆了两天。盈盈一水,咫尺千里,那才叫度日如年。” ▲也作“咫尺万里”。 ❍ 南朝梁·萧子显《御讲摩诃般若经序》:“故自远而至,机感先通,咫尺万里,言语不达。” ❍ 宋·林之奇《桑溪造桥疏》:“晴干尚可,那堪有雨淋头,平地相逢,便乃无风起浪,咫尺万里。” ◆ 形容在不大的画幅内展现出辽阔深远的景象。 ❍ 唐·彦悰《后画录》:“[展子虔]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大年善丹青》:“予在京师时,尝偶得大年所作横卷《归田图》,竹篱茅舍,烟林蔽亏,遥岑远水,咫尺千里,葭芜鸥鹭,宛若江乡,盖大年得意画也。” ❍ 明·方孝孺《书黄鹤楼卷后》:“盛世之美,殆将稍稍复睹,余恨不获见之,而是貌其状甚悉,云涛烟树,咫尺千里。” ▲也作“咫尺万里”。 ❍ 明·王冕《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诗:“笔法精奇意态古,咫尺万里开天镜。” ❍ 清·朱鹤龄《送徐介白移居上沙序》:“时复点染毫素,缥缈烟云,咫尺万里。”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涵盖了三字、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