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dìguǎng-rénxī 地广人稀 稀:稀少。土地广大,人烟稀少。 ❍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希:同“稀”。 ❍ 《北齐书·魏兰根传》:“昔时初置,地广人稀。” ❍ 元·施耐庵、明·罗贯中《水浒传》八三回:“若是分兵前去,奈缘地广人稀,首尾不能救应,不如只是打他几个城池,却再商量。” ❍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这地方全部是山区,土山多,地广人稀,可以开垦的荒山面积很大。” ▲也作“地旷人稀”。 ❍ 旷:广大,空阔。 ❍ 《宋史·食货志上》:“本路施黔等州荒远,绵亘山谷,地旷人稀,其占田多者,须人耕垦。” ❍ 梁实秋《雅舍小品·“旁若无人”》:“我们以农立国,乡间地旷人稀。” ▲也作“人稀地广”。 ❍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大抵岭南人稀地广,贼人所处又更荒僻,假如尽杀其人,尽得其地,在于国计不为有益。” ❍ 清·卢秉钧《红杏山房闻见随笔·外域随笔》:“阿路索在西洋之东北,有城郭,人稀地广,天气甚寒,六月犹有僵冻者。” ▲也作“人稀地旷”。 ❍ 明·陈仁锡《无梦园初集·纪三省海寇》:“上流人稀地旷,江浙接壤。” ❍ 清·袁枚《新齐谐·门夹鬼腿》:“尹月恒……怀菱半斤,路经钵盂潭,人稀地旷,有义冢数堆,觉怀内轻松,探所买菱已失去矣。” 【注意】 也说"地旷人稀"。 ——来自《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