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wūxiàjiàwū 屋下架屋 在房子里面又盖房子。比喻无谓的重复而无所创新。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𢽾,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作词善用前人底句转换》:“大抵后之作者,往往难追前人,盖唐词多艳句,后人好为谑语,唐人词多令曲,后人增为大拍,又况屋下架屋,陈腐冗长,所以全篇难得好语也。” ▲也作“屋上架屋”。 ❍ 宋·杨万里《华堂秀才著六经解以长句书其后》诗:“堂上书生真苦相,蠧简嚼穿浑不放。屋上架屋更屋上,后千万年作何样。” ❍ 元·胡祗遹《跋遗山墨迹》:“诗文字画,不学前人则无规矩准绳。规规于前人陈迹,则正若屋上架屋。” ❍ 郭沫若《屈原》三幕:“就像他这篇《橘颂》,还不是一套老调子!而且有好些话说了又说,岂不是台上筑台,屋上架屋吗?” ▲也作“屋下盖屋”。 ❍ 宋·陈昉《颍川语小》卷下:“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下安床,滋惑矣。” ❍ 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盖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