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上官仪《咏画障》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画障》原文 
 
	《咏画障》 
	 
	上官仪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云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咏画障》译文 
 
	  在春光明媚的早晨,水边盛开着桃花,临水耸立着一座凤凰楼,楼上高挂珠帘翠帐,精致豪华。 
	  
	  蔡国的女子在水中移动着锦织的缆绳,唱着菱歌;燕地的女子在楼头挂起玉色的帘钩,眺望春景。 
	  
	  桃花浦水里浮动着刚刚打扮、手执轻扇的燕姬的倩影;浅浅的水面上飘散着从蔡女艳丽的衣袖里发出的香气。 
	  
	  女子的神情,不亚于高阳台下行雨的巫山神女;女子的妩媚,可以与游于洛水中凌波微步的女神媲美。 
 
  《咏画障》的注释 
 
	  画障:画屏。唐朝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唐朝张鷟《游仙窟》:“屏风十二扇,画鄣五三张。两头安彩幔,四角垂香囊。”亦指如画的自然景色。前蜀韦庄《送福州王先辈南归》诗:“名标玉籍仙坛上,家寄闽山画障中。” 
	  
	  桃花浦、凤凰楼为泛指景色。 
	  
	  蔡女,原指蔡国(今河南上蔡、汝南一带)的女子。诗中泛指中原地区采菱女子。 
	  
	  荆台:古楚国著名高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北。 
	  
	  凌波:喻美人步履轻盈,如乘碧波而行。 
	  
	  洛浦:洛水之滨。洛水,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作者简介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李白《咏石牛》”的原文翻译 
  2、“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译 
  3、“柳宗元《巽公院五咏》”的原文翻译 
  4、“苏辙《南康直节堂记》”的原文翻译 
  5、“吴文英《杏花天·咏汤》”的原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