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资料:

 

标题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释义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

《念奴娇·断虹霁雨》

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风曲 一作:临风笛)

  《念奴娇·断虹霁雨》译文

  八月十七日,同诸位青年从永安城楼步行到张宽夫园中赏月。恰好有名酒,于是用金质莲花杯招待众位客人。有一位客人叫孙彦立,擅长吹笛子。我就提笔写下这首长短句,一气呵成,不加修改。
 
  雨过天晴后,一道彩虹出现在天边,晴空万里,好似女人漂亮的眉毛一样的山峦经过雨水的洗礼,如同披上了翠绿的服饰。月亮中的桂树枝繁叶茂,谁能说今晚的月色不亮呢?晴空万里之下,唱歌人在哪儿?原来她正驱使着这一轮明月在夜空中驰骋。清冷的月光,为了谁将这坛美酒映照?
 
  我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年轻人,我们在微微清冷的晚风中,沿着幽静的小道,走到林木葱郁的张园一边畅饮美酒,一边谈笑风生。让我们将手中雕铸成金荷叶一样的酒杯斟满,尽管距离家乡很远,不过,能够把酒言欢的时刻真的好难得。我一生充满风风雨雨,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最喜欢聆听临风的竹笛。孙郎听见我的夸奖后微微一笑,随即吹出的笛声更为悠扬动听。

  《念奴娇·断虹霁雨》的注释

  此词豪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金荷:金质莲花杯。
 
  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扶疏:繁茂纷披貌。
 
  姮娥:月中女神娥。汉时避汉文帝刘垣讳,改称嫦娥。一轮玉:指圆月。
 
  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临风笛: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予在蜀,见其稿。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 韵,非也。然亦疑笛 字太不入韵。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 ”
 
  霜竹:指笛子。
 
  《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作者自诩此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吴文英《生查子·秋社》”的原文翻译
  2、“白居易《雨后秋凉》”的原文翻译
  3、“杜牧《秋霁寄远》”的原文翻译
  4、“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的原文翻译
  5、“纳兰性德《清平乐·凄凄切切》”的原文翻译
随便看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Copyright © 2002-2024 1984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