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古诗词通过优美的文字与韵律,可以让我们与先贤对话、与历史沟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的译文,想了解“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是什么意思、出处及原文翻译,可阅读本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是什么意思?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的意思是:天色已晚,我闲卧窗间,风经丛竹,发出飒飒声响;独步阶上,观赏月夜的景色,但见朗月当空,映照在苍松之上,景色十分优美。风生竹夜,月照苍松,初夏月夜景色如画,亦见诗人工余闲适、平静之心情。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的出处 
 
  该句出自《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全诗如下: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 
	 
	白居易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 
	独骑善马衔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 
	春酒冷尝三数盏,晓琴闲弄十馀声。 
	幽怀静境何人别,唯有南宫老驾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  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更多诗句的意思及出处: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及出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及出处 
  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思及出处 
  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意思及出处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及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