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古诗词通过优美的文字与韵律,可以让我们与先贤对话、与历史沟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的译文,想了解“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是什么意思、出处及原文翻译,可阅读本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是什么意思?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的意思是:我独自靠在高高的亭子上,怨恨之情油然而生。那怨情就像那春天的小草,刚刚铲除干净,迷迷蒙蒙又已发青。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的出处
该句出自《八六子》,全诗如下:
《八六子》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公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又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市)人。“苏门四学士”之一, 中国北宋文学家、 婉约派词人。
秦观一生仕途坎珂,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有《淮海集》《劝善录》《逆旅集》等。
更多诗句的意思及出处:
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及出处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及出处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及出处
4、“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的意思及出处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思及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