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颀《古从军行》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从军行》原文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译文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到交河边饮水。 
	  
	  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中巡夜的打更声,还有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也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去与敌军拼命。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古从军行》的注释 
 
	  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行人:出征战士。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蒲桃:今作“葡萄”。 
 
  作者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的原文翻译 
  2、“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的原文翻译 
  3、“辛弃疾《鹧鸪天·黄沙道中》”的原文翻译 
  4、“高适《效古赠崔二》”的原文翻译 
  5、“王安石《白沟行》”的原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