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鹧鸪天·戏题村舍》原文
《鹧鸪天·戏题村舍》
辛弃疾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鹧鸪天·戏题村舍》译文
鸡鸭成群到了晚上也不关起来,桑麻生长超过了房脊。什么都不在乎,我正羡慕农村生活;什么都不要,吃饱就行。
新生的柳树,旧日的沙洲,去年溪水是打那边流。人们说此地的儿女们,不是嫁给余家,就是娶了周家。
《鹧鸪天·戏题村舍》的注释
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屋山:即屋脊。
要底都无:别无所求。
打:即从。
聘:即以礼物订婚。
简短诗意赏析 词中所描写的大约就是带湖附近一个偏远山村的风土人情,笔触轻灵,情趣盎然,流露出词人对田园生活的欣喜之情。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译 2、“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译 3、“纳兰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译 4、“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译 5、“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译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