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李贺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译文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
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
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的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雪似盐:《世说新语·言语》:“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蒺藜:植物名,实有刺。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骏马在寒冬腊月里无草可食,饥肠辘辘,只能到白雪覆盖的土里寻找草根,这时连草根都变成了甜的,就算是碰到了带刺的蒺藜,也要把它吃掉。此诗表现了有志之士的穷苦困顿的遭遇和倔强不屈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周邦彦《解语花·风销焰蜡》”的原文翻译
2、“李商隐《观灯乐行》”的原文翻译
3、“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的原文翻译
4、“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的原文翻译
5、“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的原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