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陆游《晚泊》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晚泊》原文 
 
	《晚泊》 
	 
	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晚泊》译文 
 
	  我半世以来飘零不定,像蓬草随风;谁想到今年又往巴东,那地方,已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 
	  
	  我就要进入那险阻难行、万死一生的蜀地;行走在危机四伏的小路,面对高耸的百嶂千峰。 
	  
	  邻船有人来借火种,荒野的神祠,总有人在祈求顺风。 
	  
	  乘着晚潮船泊在淮水南岸,戍楼空无一人,只有乌鸦啼叫,回荡在凄迷的夕阳中。 
 
  《晚泊》的注释 
 
	  泊:停船。 
	  
	  半世:半生,半辈子。 
	  
	  无归:无所归宿。 
	  
	  转蓬:蓬草随风飘转,因之比喻到处漂泊。 
	  
	  巴东:古郡名,辖今重庆奉节、云阳等县。陆游此行赴夔州,即奉节。 
	  
	  万死一生: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 
	  
	  千峰百嶂:形容山峦重迭。嶂,指高险像屏障的山。 
	  
	  邻舫:相邻的船。 
	  
	  乞火:求取火种。 
	  
	  丛祠:乡野间的神祠。 
	  
	  祈风:祈求一路顺风。 
	  
	  淮南:陆游泊船的瓜洲所在地属淮南东路。 
	  
	  戍(shù)堞(dié):瓜洲有石城,设兵戍守,此指守望的城楼。堞,城上的短墙。 
 
  简短诗意赏析 
 
  诗的前两联是说明晚泊即乘舟出行的原因及黯然的心情,第三联入题写晚泊,通过泊船时的一件小事及眼前的景色来表现,尾联顺手带出晚泊的地点是淮南岸,尾句结得很萧索,与诗人的心情紧密相合。全诗看似随笔挥洒,仍能情意相贯,属对工整,是陆游前期诗中的佳章。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陆游《雪夜感旧》”的原文翻译 
  2、“陈与义《以事走郊外示友》”的原文翻译 
  3、“李贺《长平箭头歌》”的原文翻译 
  4、“鱼玄机《暮春有感寄友人》”的原文翻译 
  5、“欧阳修《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的原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