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资料:

 

标题 《绵州巴歌》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释义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绵州巴歌》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绵州巴歌》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绵州巴歌》原文

《绵州巴歌》

豆子山,打瓦鼓。
扬平山,撒白雨。
下白雨,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绵州巴歌》的出处

  《绵州巴歌》出自:《绵州巴歌》是大致是魏晋时期的一首民间歌辞,具体时间不详。作者无名氏。《古诗纪·卷五十三·晋第二十三》将其收入世代未详一列中,《古诗源》将其收入晋诗一列。一说隋代。

  《绵州巴歌》译文

  在豆子山着听瀑布的流声好像是在打瓦鼓,
 
  在扬平山看到飞落的瀑布好像在下白雨。
 
  那瓦鼓声热闹喧天,好像是在迎娶天上的龙女做新娘;
 
  那从山上垂挂下来的瀑布,好像是新娘子织成的绢,
 
  瀑布的水流一半流到罗江县,一半流到玄武县。

  《绵州巴歌》的注释

  绵州:今为绵阳市,属四川省。

  豆子山:即豆圌山,在绵州。

  扬平山:未详。

  罗江:县名,在四川省北部。又是水名,在罗江县东。

  玄武:县名,即今四川省中江县。

  简短诗意赏析

  本篇运用各种主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一条瀑布。先写瀑布的来路。在豆子山能听到溪涧里的流水声象打鼓似的,到扬平山就见到流水冲击石块,溅起的水点象下雨一样。由鼓声联想到娶新妇,由下雨联想到龙女,由龙女引出织绢,织出的绢,便是这条瀑布。最后交代瀑布的去向,一半流到罗江县,一半流到玄武县。全诗想象丰富,用的比喻非常质朴,表现出民歌独特的风趣。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的原文翻译
  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原文翻译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原文翻译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原文翻译
  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原文翻译
随便看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Copyright © 2002-2024 1984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