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杜荀鹤《秋日山中寄李处士》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杜荀鹤《秋日山中寄李处士》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原文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杜荀鹤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译文 
	  我辈的大道怎么会走到尽头,就像寒山还在细雨中巍然耸立一样。 
	  孩子们都对读书有一种惰性,贪玩得把树上的果实都快摘完了。 
	  我们的言论要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文章要能体现国风的标准。 
	  (我辈的学识)在太平丰足之世还是有用的,不应该(因为乱世而)丢掉报国之心。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的注释 
	  李处士:疑为李昭象。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关时务: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关:牵连,涉及。 
	  国风:《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称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大抵是周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作了广阔的反映,有些作品直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 
	  升平:太平丰足之世。 
	  废:废弃。 
简短诗意赏析 首联以“吾辈”开头,“吾辈”即是“我们”,开篇便点明诗作主体,先入为主,给予读者一种对诗歌的认同感。颔联则是列举了几个常见的意象,如“儿童”,“果栗树”,但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意象,却最富有代表性。颈联则是以教育式的语气来为读者提出要求。两句工整相对,“言论”对“篇章”,“时务”对“国风”,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期望。尾联则是对颈联内容的一种补充,颈联提出了具体要求,尾联则是为达到这个要求坚定信心。 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的原文翻译 2、“孙道绚《南乡子·春闺》”的原文翻译 3、“龚翔麟《菩萨蛮·题画》”的原文翻译 4、“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的原文翻译 5、“王国维《点绛唇·厚地高天》”的原文翻译  |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