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五》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王粲《从军诗五首·其五》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军诗五首·其五》原文 
	《从军诗五首·其五》 
王粲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 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 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 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 馆宅充廛里,士女满庄馗。 自非圣贤国,谁能享斯休? 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从军诗五首·其五》译文 
	  忧心忡忡走在荒野之路,缓缓而行我满心忧愁。 
	  四面环望不见人家烟火,看见的只有那荒林山丘。 
	  城郊长遍了树丛杂草,小道荒芜没有人行走。 
	  芦荻蒲草遮满了河面,苇草顺着水势向下流。 
	  夕阳西下凉风吹起,风吹小船行驶轻悠悠。 
	  寒秋之蝉在树头鸣叫,白鹳天鹅在高空遨游。 
	  我的心头有许多忧愁,泪水纷纷落下很难止住。 
	  早上进入了谯郡境地,豁然开朗叫人解除了烦忧。 
	  雄鸡唱晓传遍了四面八方,田地里庄稼长得绿油油。 
	  城里镇上屋含遍布,男男女女行走街头。 
	  如果不是有圣贤治国,谁能够将这福分享受。 
	  古时的诗人曾称美乐土,虽是行客我也愿在此长留。 
《从军诗五首·其五》的注释 
	  悠悠:忧思的样子。涉:徒步渡水,此处意为徒步行走。 
	  靡(mí)靡:行路迟缓。《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 
	  烟火:人烟。 
	  但:只。丘:小山包。 
	  城郭:内城和外城。此泛指城邑。榛(zhēn)棘(jí):丛生的树木和野草。 
	  蹊(xī)径:小路。由:经过。 
	  雚(huán):芦类植物,幼时叫蒹,长成后称雚。蒲:水生植物,即蒲草。竟:遍布。广泽:浩渺的水泽。 
	  葭(jiā)苇:初生的芦苇,此处泛指苇草。 
	  夕:日落的时候。 
	  漂吾舟:风吹船行疾速,故有漂浮之感。 
	  寒蝉:秋后的蝉。 
	  鹳(guàn)鹄(hú):这里泛指大鸟。摩天:迫近于天,形容很高。 
	  客子:旅居异乡的人。此处为诗人自称。 
	  收:结束,停止。 
	  谯(qiáo):郡名,曹操的故乡,在今安徽亳(bó)县。 
	  旷然:豁然开朗。 
	  达:及。四境:四方,各处,指谯郡地界。《孟子·公孙丑下》:“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黍(shǔ)稷(jì):两种谷物,此泛指庄稼。盈:满。原畴:田野。 
	  馆宅:房舍。廛(chán)里:古代城镇里住宅的通称。 
	  士女:男子和女子。馗(kuí):通“逵”,四通八达的大道。 
	  自非:假如不是。圣贤:指曹操。 
	  斯:这。休:美善,指和乐美好的生活。 
	  诗人:指《诗·魏风·硕鼠》的作者。乐土:安乐幸福的地方。《诗·魏风·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客:指诗人自己。 
简短诗意赏析 全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写征吴途中所见山河破碎的荒凉景象。人烟稀少,杂草丛生,残垣断壁,国破家亡,这正是动乱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蒲苇满泽的荒野,黄昏时分的凉风,随波漂浮的扁舟,凄厉哀鸣的寒蝉,凌空飞翔的鹳鹄,组成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身处此境的“客子”,当然要“泪下不可收”了。这里的景物并不是随意拾掇的,而是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需要精心选择的。当然,这也是为反对军阀混战这个主题服务的,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抨击的言辞,但诗人把强烈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因而句句都隐含着批判的锋芒。 作者简介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的原文翻译 2、“孙道绚《南乡子·春闺》”的原文翻译 3、“龚翔麟《菩萨蛮·题画》”的原文翻译 4、“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的原文翻译 5、“王国维《点绛唇·厚地高天》”的原文翻译  |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