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原文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译文 
	  我这个迂腐的儒生,可叹一生碌碌无奇,却只爱前人留下来的著作,从不将我欺骗。 
	  白发无情地爬上头顶,渐渐地进入老年,读书的青灯却依旧像儿时那样亲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响,传来一阵阵寒意,读书兴致正浓,忽听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饥肠辘辘,再也难以读下去,喝杯山药煮成的薯粥,胜过那佳肴美味。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的注释 
	  以二鼓尽为节:指读书读到二更天才停止。二鼓,指更鼓报过二更。 
	  腐儒:作者自称。 
	  碌碌:平庸,无所作为。 
	  遗编:遗留后世的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不我欺:并不欺骗我。 
	  策策:象声词,指风摇动树叶发出的响声。 
	  叠鼓:轻轻击鼓,指更鼓。 
	  冬冬:象声词,指鼓声。 
	  迫睡期:催人睡觉。 
	  作祟:暗中捣鬼,形容夜深了还没有睡觉,肚子饿了。 
	  琼糜:像琼浆一样甘美的粥。糜,粥。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首联写夜读的缘起,起笔虽平,却表现了作者济世的理想抱负。颔联写老来读书兴味盎然,令人倍感亲切。颈联说明诗人秋夜常读书至“二鼓”时分,还恋恋不忍释卷。尾联以睡前进食作结,表现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好学不倦的情怀。这首诗笔调清淡,意境深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陆游《朝中措·梅》”的原文翻译 2、“龚自珍《浪淘沙·写梦》”的原文翻译 3、“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的原文翻译 4、“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的原文翻译 5、“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的原文翻译  |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