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赴京途中遇雪》原文
《赴京途中遇雪》
孟浩然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赴京途中遇雪》译文
通往京城长安的大道还很遥远,抬头看天,满眼苍茫。
连续几日的阴天,积雪已经铺满了山川。
掉队的大雁在雪中迷失了方向,一群饥饿的乌鸦在田野里鸣叫不停。
我满心愁绪茫然地站立着,四处也不见有人烟。
《赴京途中遇雪》的注释
迢递:遥远的样子。
秦京道:通往长安的大道。
秦京:京城长安原属秦地,故称。
苍茫:旷远迷茫之貌。唐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岁暮:年终。
穷阴:指阴天,连续阴天的日子。穷,极也。
晦(huì):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朔(shuò):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沙渚(zhǔ):沙洲,水中可居者曰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望月》:“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此句言雪大,使雁迷失方向。
乌:乌鸦。
噪:喧鸣。
伫(zhù)立:指站立。出自《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家乡前往长安途中,遇到大雪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客行他乡的羁旅之愁,以及极不情愿赴京赴考试时的茫然心态和对未来的恓惶无依之感。全诗取景十分开阔,与心灵镜像呼应,运用比兴的手法,追求言外之意,描摹景物的同时,也塑造个人形象,显得含蓄隽永,回味悠长。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王建《塞上逢故人》”的原文翻译 2、“吴文英《诉衷情·秋情》”的原文翻译 3、“白居易《望月有感》”的原文翻译 4、“张继《枫桥夜泊》”的原文翻译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原文翻译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