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黄公度《乙亥岁除渔梁村》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乙亥岁除渔梁村》原文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乙亥岁除渔梁村》译文 
	  近年来谙尽仕途光景,临近老境更觉得年去年来岁月匆匆。 
	  除夕的爆竹,惊醒了思乡的残梦,客居的愁绪,伴随着长夜昏灯。 
	  眼前是彤云笼罩着远山,雪意渐浓,心中却现出初生的柳叶,含苞的桃花,春意融融。 
	  想见家中的儿女,正围着地炉,议论着父亲归家的行踪。 
《乙亥岁除渔梁村》的注释 
	  乙亥: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 
	  岁除:除夕。 
	  渔梁村: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渔梁山下。 
	  似觉:犹言感觉;感受。 
	  更(gēng):经历。 
	  乡梦:思乡之梦 
	  永夜:长夜。唐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永夜,凉景向秋澄。” 
	  客愁:旅客怀乡的愁思。 
	  商量:酝酿,预示,此用拟人手法。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人睡眼初展。元稹《寄浙西李大夫四首》之一:“柳眼梅心渐欲春。” 
	  桃腮:指桃花,《剪灯馀话?秋千会记》:“正桃腮半吐,莺声初试。” 
	  领略:意犹尝试。 
	  儿女:儿子女儿。 
	  行人:途中之人,作者自指。 
	  地炉:火坑。唐司空图《修史亭》:“渐觉一家看冷落,地炉生火自温存。”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以感怀发端。诗人多年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阅历既多,自以为是谙练世情,老马识途了,但又觉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首联用“似觉”点出对前途把握不定的心理状态,显示出茫茫身世之感。在旧岁将尽的年终,诗人看到年复一年,时光流逝,而自己却功业未就,老大无成,兴起了岁月蹉跎、流年虚度的嗟叹。次句的“空更”,语意深切,表达了诗人当时无任凄惘的心境。 作者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译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译 3、“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译 4、“柳永《蝶恋花·凤栖梧》”的原文翻译 5、“杜荀鹤《闽中秋思》”的原文翻译  |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