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资料:

 

标题 高适《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释义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高适《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适《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原文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高适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的注释

  ⑴蓟门:地名,即蓟丘,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
 
  ⑵古老:一本作“故老”,称老年人。氛氲:思绪深长貌。
 
  ⑶零丁:孤单貌。头鬓:头发。
 
  ⑷勋庸:即指功业,功劳。已矣:完了。霍将军:即汉代名将霍去病。
 
  ⑸汉家:借指唐朝。穷:尽。异域:外国。
 
  ⑹戍卒:守边的战士。厌:饱。后作“餍”。
 
  ⑺关亭:一本作“开亭”。沾臆:泪水浸湿胸前。
 
  ⑻霏霏:形容雨雪细密。
 
  ⑼元戎:古代的大型战车,也指主帅。这里指胡人主帅。
 
  ⑽羌:古族名,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胡:古代对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泛称。
 
  ⑾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地区。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始束发,因此以结发指童年、年轻时。重:崇尚,看重。横行:纵横驰骋。
 
  ⑿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⒀黯黯:一本作“茫茫”。烟尘:烟雾与尘土,比喻战乱。
 
  ⒁凭陵:侵凌,进逼。
 
  ⒂古树:枯树。黄云:大军移动时扬起的沙尘。

  简短诗意赏析

  “蓟门逢古老”这一首诗描写了老卒的凄凉境遇,令人同情。全诗言辞沉痛、悲哀、失望而无奈,似用边塞的血泪和成。不难想象,像这样的老卒不知有多少,长年戍边的艰辛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孟郊《劝学》”的原文翻译
  2、“王维《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译
  3、“李白《司马将军歌》”的原文翻译
  4、“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原文翻译
  5、“李商隐《灞岸》”的原文翻译
随便看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Copyright © 2002-2024 1984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