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资料:

 

标题 刘基《古戍》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释义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刘基《古戍》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基《古戍》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古戍》原文

《古戍》

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古戍》译文

  古老的戍楼连接着遍野的山火,新攻占的城池传来阵阵的胡笳声。
 
  九州大地,犹虎豹横行;五湖四海,尚未桑麻繁茂。
 
  远处的天边,衰草与孤云相接,望去如云中垂下;俯视江面,空阔的江面上看不到渔船商旅,只有白雪覆盖的沙滩。
 
  野地的寒梅并未被山火烧尽,偶尔还可以看到两三朵盛开的梅花。

  《古戍》的注释

  古戍(shù):古老的戍楼。
 
  连山火:连着山头的烽火台。火,烽燧。
 
  笳:一种管乐器,号角,古代流行于塞北及西域一带。
 
  迥(jiǒng):远。

  简短诗意赏析

  诗首联点明作者立身于百战之地,沿山布列的古老营垒相继点燃了烽火,它们连成一片,烧红了半边天,描写了激战后的战场情景;新筑的城仿佛摇摇欲坠,因为阵阵雷鸣般的号角声在震撼着大地,表明元军虽遭失败,但元气未伤,仍在激烈反扑。“新城”暗示此地最近就有过拉锯式的争夺,城池随坏随筑。此联开首即点出“古戍”题目,并用对仗写出了雄浑悲壮的气势。

  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孟郊《劝学》”的原文翻译
  2、“王维《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译
  3、“李白《司马将军歌》”的原文翻译
  4、“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原文翻译
  5、“李商隐《灞岸》”的原文翻译
随便看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Copyright © 2002-2024 1984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