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范晔《鲁恭治中牟》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范晔《鲁恭治中牟》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恭治中牟》原文 
	《鲁恭治中牟》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范晔 《鲁恭治中牟》译文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罚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地里(私下)派人到中牟县去视察。那人与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一起坐在桑树下。有一只野鸡经过,在他们旁边停下,旁边有一个小孩。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野鸡还是幼鸡,不能抓。那人很惊讶,对鲁恭辞别说:“我此次前来,是要检查你的政绩的。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爱护鸟兽,这是第二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我久留只会打扰贤者。我将快速返回,把情况报告袁安。” 《鲁恭治中牟》的注释 
	  为:担任 
	  中牟令:中牟县的县官 
	  雉:俗称野鸡 
	  德化:用道德感化 
	  任:用 
	  阴:暗中 
	  使:派 
	  阡陌:田间小路 
	  止:停止 
	  方:才 
	  得:能够 
	  讶:惊讶 
	  今:现今 
	  犯:侵犯 
	  境:边境 
	  及:关联 
	  徒:只,只会 
	  耳:罢了 
	  将:将要 
	  反:通“返”,返回 
	  状:情况 
	  白:告诉 
	  异:过人之处 
作者简介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李商隐《无题》”的原文翻译 2、“黄庭坚《赠黔南贾使君》”的原文翻译 3、“柳永《永遇乐·薰风解愠》”的原文翻译 4、“温庭筠《相和歌辞·三洲歌》”的原文翻译 5、“欧阳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的原文翻译  |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