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拟行路难·其四》原文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四》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的际遇是既定的,怎么能行止间叹息、惆怅!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再多说什么。 
《拟行路难·其四》的注释 
	  “泻水”二句:往平地上倒水,水流方向不一喻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泻,倾,倒。 
	  “举杯”句:这句是说《行路难》的歌唱因饮酒而中断。 
	  吞声:声将发又止。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致的事。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自宽:自我宽慰。 
	  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断绝:停止。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的原文翻译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译 3、“陆游《杂感》”的原文翻译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原文翻译 5、“庄周《逍遥游》”的原文翻译  |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