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沈佺期《独不见》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沈佺期《独不见》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不见》原文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独不见》译文
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
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丈夫远征辽阳已逾十载,令人思念。
白狼河北的辽阳地区音信全部被阻断,幽居在长安城南的少妇感到秋日里的夜晚特别漫长。
是谁使人满怀愁绪难见亲人,偏偏还让那月光空照帷帐。
《独不见》的注释
独不见:乐府《杂曲歌辞》旧题。《乐府解题》:“独不见,伤思而不见也。”
卢家少妇:泛指少妇。
郁金堂:以郁金涂抹的堂屋。郁金:一种姜科姜黄属植物,是一种香料。味极浓郁,可泡酒并能使酒染色。涂在墙上能使满屋芳香。堂,一作“香”。梁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海燕:又名越燕,燕的一种。因产于南方滨海地区(古百越之地),故名。
玳瑁(dài mào):海生龟类,甲呈黄褐色相间花纹,古人用为装饰品。
寒砧(zhēn):指捣衣声。砧,捣衣用的垫石。古代妇女缝制衣服前,先要将衣料捣过。为赶制寒衣妇女每于秋夜捣衣,故古诗常以捣衣声寄思妇念远之情。木叶:树叶。
辽阳:辽河以北,泛指辽东地区。
白狼河: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音:一作“军”。
丹凤城:此指长安。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故称咸阳为丹凤城。后以凤城称京城。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
谁为:即“为谁”。为,一作“谓”。
教(jiāo):使。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一说指衣裳。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对”。
简短诗意赏析 全诗从多侧面塑造出一位空阁独居的少妇形象,诗一上来就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写"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以玳瑁装饰的画梁上双栖海燕的亲昵自得来反衬深居郁金堂的那位卢家少妇生活的孤单和内心的寂寞。 作者简介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 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王维《早春行》”的原文翻译 2、“纳兰性德《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的原文翻译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原文翻译 4、“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的原文翻译 5、“李白《长相思三首》”的原文翻译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