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张仲素《秋夜曲》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夜曲》原文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夜曲》译文 
 
	  漏壶的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为何如此漫长?无边无际的薄云间漏下淡淡的月光。 
	  
	  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给出征在外的丈夫准备的寒衣还未寄出,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秋夜曲》的注释 
 
	  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 
	  
	  何:何其,多么。 
	  
	  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暗虫:暗处的秋虫。 
	  
	  通夕:整晚,通宵。 
	  
	  响:鸣叫。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寄:寄送,寄达。 
	  
	  莫飞霜:千万不要下霜。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女子在月夜通宵听着滴水和虫鸣、看着天空中时时露出的月亮,因想到丈夫在外没有寒衣而求告上天不要降霜,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作者简介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王维《早春行》”的原文翻译 
  2、“纳兰性德《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的原文翻译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原文翻译 
  4、“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的原文翻译 
  5、“李白《长相思三首》”的原文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