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军号观后感及影评5篇_电影《古田军号》心得体会
电影《古田军号》是一部向共和国70周年的献礼之作,《古田军号》是为了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而作,下面是电影《古田军号》观后感及影评,通过观看《古田军号》让我们知道了艰苦岁月里共产党人执着与鉴定,也让我们明白了战争时期红色基因的责任与担当,下面我们就细细品味这些观后感吧。
古田军号观后感1
电影《古田军号》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是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5周年的献礼影片,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019年重点国庆献礼片。电影讲述了1929年,红四军到达闽西,特别是到古田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古田会议”前后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古田军号》可以说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具有高度思想内涵,而且有非常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的优秀影片。它的优秀在于正面表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与陈毅的矛盾,也描写了毛泽东与刘安恭的矛盾,正因为这种对矛盾真实而尖锐的再现,让观众真正体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的境况,深刻理解了革命道路探索中艰难曲折的进程。
影片从军号手爷爷的回忆这一小的切入口进入叙事,十分精巧,并且很好地利用了板凳舞、窗口的设置等小细节。导演在艺术性的场面调度方面也具有突破和创新,让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看完以后还沉浸在电影的故事和场景中。
在古田这片红色土地上,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在这里上演;一段段舍小家为大家鼓励亲人走上前线的革命故事在这里发生;一位位为保守党的秘密饱受敌人摧残却宁死不屈的革命英烈将姓名永远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观看《古田军号》,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深切体会到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牢记历史、尊重历史、缅怀先烈。以感恩之心,以敬畏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从我做起,做好本职工作,让我们明白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古田军号观后感2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和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我单位集体观看了《古田军号》这部电影,电影以红军小号手孙子的视角讲述了革命前辈在艰难的岁月里所坚守的初心,展现了在国民党围剿下毛主席对革命道路的坚定,体现了一种红色文化及红色基因的传承。
电影《古田军号》在诠释这个严肃的历史题材时,用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这也让整部电影充满了热血青春气质,其年轻气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轻的演员
首先本片演员阵容可以说非常强大了。有鲜肉有戏骨,个个气场强大,组合堪称“红色男团”。他们是主演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孙维民,还有“独立团团长”李幼斌。
2、年轻的角色
古田会议胜利召开距今已经90周年,彼时的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与陈毅,革命军人林彪与刘安恭,都正值热血青春时。
在《古田军号》中,我们印象中威严稳重的领袖也有着平实与可爱的一面,面对红四军存亡攸关的重大决策,他们也会踌躇;面对认识上的分歧与矛盾,他们也会激烈争辩;而当经历激辩的他们终于达成一致决策时,他们也会喜笑颜开。他们愿意为了共同的信仰而燃烧自己的激情与生命,也愿与闽西百姓话家常。
3、年轻的表达
说完了角色,我们来看电影的第三个年轻,就是年轻的艺术表达。这种年轻的表达,体现在故事构架、艺术表达、背景音乐选取、镜头拍摄状态、画面剪辑等方方面面,是导演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也是主旋律电影前所未见的尝试。
就像导演所说的:“相信这些领袖人物,也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偶像。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的激情、他们的信仰,可以触动每一个人。相信看过电影的你们,可以找到前行的方向。”
《古田军号》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是震撼,更是反省和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在整个观影活动中中,大家接受了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礼,纷纷被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革命牺牲精神所感动,大家表示,通过此次红色教育,进一步筑牢了思想根基,坚定了红色信仰。身为党员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期新时代继续追随先烈们的足迹,从古田再出发,砥砺前行,勇担重任,用青春和热血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不懈的努力。
古田军号观后感3
《古田军号》用超过3600个镜头、跨越90年时空,通过恢宏震撼的视觉效果,来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青年革命领袖毛泽东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观看《古田军号》的感想吧。
首先,这真的是一部年轻的电影,人物出场帅气拉风,伴有动感的画面切换和打击乐伴奏,可以感受到导演所呈现的“年轻人的语境”。电影中的画面给人很强的代入感,毛主席作为“杨先生”上课时文质彬彬的气质就好像大学里教“马原”的那位年轻教授;古田会议旧址里飘然落雪的中庭让人恍若梦回90年前;挑选军装时毛泽东拉着朱德奔跑的画面,就犹如随时会与你擦肩而过的热血兄弟。
在《古田军号》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接地气”的伟人,看到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看到了他们的善良与平实,看到了他们不凡的风骨与气度,更看到了他们对于信仰的执著与奉献,看到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盼。这次与1929年的热血青春的深情对望,格外热血,格外振奋人心。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毛主席对人民真挚而深厚的情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90年前,共产党从古田出发,打了一场翻身战,建立了新中国。90年后的今天,我们继续在党的领导下,打了一场艰巨的脱贫攻坚战,去年我们平山成功脱贫出列,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电影《古田军号》能够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追忆红色政权从哪里来,对于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古田军号观后感4
大型史诗电影《古田军号》主要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福建闽西从事伟大斗争实践的故事,
老师:一部不同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从细节刻画人物,从情绪拉近距离,让剧中人物贴近现实生活,有血有泪,有笑点有冲突。
《古田军号》在细节刻画上很细腻,一些道具的运用很能打动人心、感动人意。比如那把贯穿影片始终的军号,它浸透了革命战士的鲜血,浸透了领袖对于普通战士的大爱,每次出现都会让人感动流泪。在刘安恭牺牲以后,在确定红军领章的样式时,毛泽东选择了他本不赞成但是刘安恭生前选定的样式。看到这里,谁人不被毛泽东的宽阔胸怀和真挚的战友情义所深深感染?
相信很多年轻人平时很少看红色主题电影,但是这部主旋律红色题材的片子却拍得如此生动有趣,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同时彻底改变了我对历史革命题材电影的偏见,原来革命历史题材也能诙谐、生动、幽默、有冲突有刺激有笑有泪有喜有悲,让我有冲动再回到历史书中去探寻那段历史。
观看《古田军号》是重温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先烈精神的良好机会;观看《古田军号》是敲响一次警钟: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观看《古田军号》不仅继承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思想水平也提升了,心灵得到了净化。
通过这部影片,走近90年前的中国革命峥嵘岁月,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使命与初心,进而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古田军号观后感5
《古田军号》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影片并没有回避9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中,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为了共同的信仰,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发生的情感冲突,并经过激烈的冲突后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也让整个影片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古田军号》在部电影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影片有政治勇气,也有艺术智慧,对人物与事件的描绘恰到好处。这部影片虽然忠于历史精神,但能够跳出一般的历史叙述,把具体的问题吃透了,因此可以把一般的叙述拆解,把古田会议前后的历史进程重新塑造,形成影片中看到的故事情节,非常巧妙。
1929年,红四军在古田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会议指出:“红军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会议批判了党内的非组织观点和绝对平均主义。古田会议已经过去90年,但会议精神穿越90年时空仍然鲜活如初,激励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服务群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古田会议的核心是规定了党和红军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位党员应该时刻牢记,我们的任务不单纯是完成本职工作,本职工作背后更重要的是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离开了这个宗旨,谈职能、谈工作、谈发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总书记说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党员需要牢记的初心,否则我们的工作和奋斗就失去了蕴含的意义。
服务群众必须强调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个人的小党,发展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长期执政的党,靠的是有力的组织保障。当前,这一段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历程,需要每个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前进。如果党员干部只会自己单干,必将失去力量源泉,服务群众只能事倍功半。
服务群众必须排除平均主义。服务群众,离不开扶贫。习总书记多次感叹,扶贫始终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基层干部把扶贫当做例行公事,搞绝对平均主义,以为一碗水端平就是工作到位,忽视了群众的个体差异,导致扶贫工作效率低下,停滞不前。故笔者认为服务群众尤其是服务困难群众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准服务,真正让群众得到“有尊严的帮扶”,“有温度的发展”。
新时代必须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特别是心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学习红军将士艰苦奋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无愧于先烈和艺术时代的精品力作,让光辉的历史再次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古田军号观后感1
电影《古田军号》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是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5周年的献礼影片,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019年重点国庆献礼片。电影讲述了1929年,红四军到达闽西,特别是到古田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古田会议”前后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古田军号》可以说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具有高度思想内涵,而且有非常强烈的艺术震撼力的优秀影片。它的优秀在于正面表现了当年毛泽东、朱德与陈毅的矛盾,也描写了毛泽东与刘安恭的矛盾,正因为这种对矛盾真实而尖锐的再现,让观众真正体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的境况,深刻理解了革命道路探索中艰难曲折的进程。
影片从军号手爷爷的回忆这一小的切入口进入叙事,十分精巧,并且很好地利用了板凳舞、窗口的设置等小细节。导演在艺术性的场面调度方面也具有突破和创新,让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看完以后还沉浸在电影的故事和场景中。
在古田这片红色土地上,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在这里上演;一段段舍小家为大家鼓励亲人走上前线的革命故事在这里发生;一位位为保守党的秘密饱受敌人摧残却宁死不屈的革命英烈将姓名永远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观看《古田军号》,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深切体会到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牢记历史、尊重历史、缅怀先烈。以感恩之心,以敬畏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作风,从我做起,做好本职工作,让我们明白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古田军号观后感2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和弘扬古田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我单位集体观看了《古田军号》这部电影,电影以红军小号手孙子的视角讲述了革命前辈在艰难的岁月里所坚守的初心,展现了在国民党围剿下毛主席对革命道路的坚定,体现了一种红色文化及红色基因的传承。
电影《古田军号》在诠释这个严肃的历史题材时,用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这也让整部电影充满了热血青春气质,其年轻气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轻的演员
首先本片演员阵容可以说非常强大了。有鲜肉有戏骨,个个气场强大,组合堪称“红色男团”。他们是主演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孙维民,还有“独立团团长”李幼斌。
2、年轻的角色
古田会议胜利召开距今已经90周年,彼时的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与陈毅,革命军人林彪与刘安恭,都正值热血青春时。
在《古田军号》中,我们印象中威严稳重的领袖也有着平实与可爱的一面,面对红四军存亡攸关的重大决策,他们也会踌躇;面对认识上的分歧与矛盾,他们也会激烈争辩;而当经历激辩的他们终于达成一致决策时,他们也会喜笑颜开。他们愿意为了共同的信仰而燃烧自己的激情与生命,也愿与闽西百姓话家常。
3、年轻的表达
说完了角色,我们来看电影的第三个年轻,就是年轻的艺术表达。这种年轻的表达,体现在故事构架、艺术表达、背景音乐选取、镜头拍摄状态、画面剪辑等方方面面,是导演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也是主旋律电影前所未见的尝试。
就像导演所说的:“相信这些领袖人物,也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偶像。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的激情、他们的信仰,可以触动每一个人。相信看过电影的你们,可以找到前行的方向。”
《古田军号》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是震撼,更是反省和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在整个观影活动中中,大家接受了深刻的革命精神洗礼,纷纷被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革命牺牲精神所感动,大家表示,通过此次红色教育,进一步筑牢了思想根基,坚定了红色信仰。身为党员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期新时代继续追随先烈们的足迹,从古田再出发,砥砺前行,勇担重任,用青春和热血建设我们美丽的祖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不懈的努力。
古田军号观后感3
《古田军号》用超过3600个镜头、跨越90年时空,通过恢宏震撼的视觉效果,来讲述了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到闽西期间,青年革命领袖毛泽东带领红军在绝境中探索真理,开辟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历程。下面就来分享一下观看《古田军号》的感想吧。
首先,这真的是一部年轻的电影,人物出场帅气拉风,伴有动感的画面切换和打击乐伴奏,可以感受到导演所呈现的“年轻人的语境”。电影中的画面给人很强的代入感,毛主席作为“杨先生”上课时文质彬彬的气质就好像大学里教“马原”的那位年轻教授;古田会议旧址里飘然落雪的中庭让人恍若梦回90年前;挑选军装时毛泽东拉着朱德奔跑的画面,就犹如随时会与你擦肩而过的热血兄弟。
在《古田军号》中,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接地气”的伟人,看到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看到了他们的善良与平实,看到了他们不凡的风骨与气度,更看到了他们对于信仰的执著与奉献,看到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盼。这次与1929年的热血青春的深情对望,格外热血,格外振奋人心。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毛主席对人民真挚而深厚的情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90年前,共产党从古田出发,打了一场翻身战,建立了新中国。90年后的今天,我们继续在党的领导下,打了一场艰巨的脱贫攻坚战,去年我们平山成功脱贫出列,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电影《古田军号》能够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追忆红色政权从哪里来,对于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古田军号观后感4
大型史诗电影《古田军号》主要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福建闽西从事伟大斗争实践的故事,
老师:一部不同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从细节刻画人物,从情绪拉近距离,让剧中人物贴近现实生活,有血有泪,有笑点有冲突。
《古田军号》在细节刻画上很细腻,一些道具的运用很能打动人心、感动人意。比如那把贯穿影片始终的军号,它浸透了革命战士的鲜血,浸透了领袖对于普通战士的大爱,每次出现都会让人感动流泪。在刘安恭牺牲以后,在确定红军领章的样式时,毛泽东选择了他本不赞成但是刘安恭生前选定的样式。看到这里,谁人不被毛泽东的宽阔胸怀和真挚的战友情义所深深感染?
相信很多年轻人平时很少看红色主题电影,但是这部主旋律红色题材的片子却拍得如此生动有趣,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同时彻底改变了我对历史革命题材电影的偏见,原来革命历史题材也能诙谐、生动、幽默、有冲突有刺激有笑有泪有喜有悲,让我有冲动再回到历史书中去探寻那段历史。
观看《古田军号》是重温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先烈精神的良好机会;观看《古田军号》是敲响一次警钟: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观看《古田军号》不仅继承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思想水平也提升了,心灵得到了净化。
通过这部影片,走近90年前的中国革命峥嵘岁月,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使命与初心,进而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古田军号观后感5
《古田军号》取材于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一段历史,影片并没有回避9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中,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为了共同的信仰,为探索革命真理而发生的情感冲突,并经过激烈的冲突后形成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这也让整个影片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古田军号》在部电影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影片有政治勇气,也有艺术智慧,对人物与事件的描绘恰到好处。这部影片虽然忠于历史精神,但能够跳出一般的历史叙述,把具体的问题吃透了,因此可以把一般的叙述拆解,把古田会议前后的历史进程重新塑造,形成影片中看到的故事情节,非常巧妙。
1929年,红四军在古田召开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会议指出:“红军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会议批判了党内的非组织观点和绝对平均主义。古田会议已经过去90年,但会议精神穿越90年时空仍然鲜活如初,激励我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服务群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古田会议的核心是规定了党和红军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位党员应该时刻牢记,我们的任务不单纯是完成本职工作,本职工作背后更重要的是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离开了这个宗旨,谈职能、谈工作、谈发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总书记说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党员需要牢记的初心,否则我们的工作和奋斗就失去了蕴含的意义。
服务群众必须强调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个人的小党,发展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长期执政的党,靠的是有力的组织保障。当前,这一段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历程,需要每个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前进。如果党员干部只会自己单干,必将失去力量源泉,服务群众只能事倍功半。
服务群众必须排除平均主义。服务群众,离不开扶贫。习总书记多次感叹,扶贫始终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基层干部把扶贫当做例行公事,搞绝对平均主义,以为一碗水端平就是工作到位,忽视了群众的个体差异,导致扶贫工作效率低下,停滞不前。故笔者认为服务群众尤其是服务困难群众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准服务,真正让群众得到“有尊严的帮扶”,“有温度的发展”。
新时代必须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特别是心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学习红军将士艰苦奋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无愧于先烈和艺术时代的精品力作,让光辉的历史再次焕发出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