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是什么意思_什么是web3_和web2.0的区别是什么
说到web3.0,很多人感觉似曾相识,却又不知道web3.0是什么意思?下面就来说说,什么是web3?web3.0和web2.0的区别是什么?未来web3.0能为人类做些什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web3.0是什么意思?
百度百科上关于web3.0的介绍是:web3.0是在web2.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更好地体现网民的劳动价值,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均衡分配的一种互联网方式。
总体而言,web3.0更多的不是仅仅一种技术上的革新。而是以统一的通讯协议,通过更加简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互联网信息资讯定制的一种技术整合。将会是互联网发展中由技术创新走向用户理念创新的关键一步。
web3.0是谁提出来的?
Web3.0 这个词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加文·伍德)在 2014 年创造的,最初它叫 Web 3.0。
在2014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及波卡创建者Gavin Wood发表了《去中心化应用:Web3.0是什么样子》一文,首次系统阐述了Web3.0的概念。他将Web3.0笼统地说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的“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网络”,此系统会包含一系列开源协议,能够为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提供构建模块,而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Web3.0平台和应用程序不由传统的中心化企业所有,网络所赋予的权利和资产归开发者和用户所有。
web3.0的演变过程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一开始的Web1.0演变进化到Web2.0,再到现在Web3.0概念的提出和探索,一切都是围绕着用户权利的增加和用户在互联网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断进化而开展的。
Web1.0:一切的开始
在互联网诞生之初的Web1.0时代,互联网基本上是“只读”模式的,网民可以登录各大门户网站浏览和阅读任何想要看到的新鲜资讯,但只能看不能互动。主要代表就是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
Web2.0:开辟新视野
到了Web2.0时期,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开始作出各种交互,催生出了以用户生产和分享内容为主导的全新互动网络模式。在这个时期,用户可以自己制作、分发内容并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V,直接影响平台的数据和流量,但是由此形成的流量再转化成的经济效益却跟我们没啥关系。主要代表就是微博,推特等社交媒体。
Web3.0:未来互联网
而人们对于Web3.0的构想,则是一个相对去中心化的,以用户个人数字身份、数字资产和数据完全回归个人为前提的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全新互联网世界。我们的每一个互动都应该被记录并且量化,我们应该自己掌握自己的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并且公平地参与到由此产生的利益分配里面。这需要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多项技术的共同探索。我们即将见证的趋势是,互联网将随着用户的需求和使用而发展,最终归于用户。主要代表:区块链、元宇宙、DAO、NFT、链游。
Web1.0/Web2.0/Web3.0的对比
Web3.0有哪些特点?
1.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去中心化是Web 3.0 的核心原则。信息不再只在固定位置,而是分散储存。没有了中心控制点,等如删除了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Intermediate Trader),用户数据将不再受Meta(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巨企控制,可以可降低公司或政府的审查风险、拒绝服务 (DoS) 攻击的有效性,确保个体用户的私隐资料甚至保留所有权。
2. 去信任化及无权限化(Trustless and Permissionless)
去中心化这个原则,由去信任化及无权限化去实践。Web 3.0中的「去信任化」,即是网络允许参与者直接交流互动而无需通过受信任的中介;「无权限化」意味着任何人不用经过管理机构授权的情况下参与。因此,Web 3.0应用程序将运行在区块链或分散的点对点网络或其组合上 —— 这种分散的应用程序又被称为DApp。
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在 Web 3.0 中,通过Semantic Web(语意网)的概念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计算机将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信息。Web 3.0更会使用机器学习,透过数据和演算法来模仿人类的学习方式,并且愈渐准确。这些功能不仅限於现时互联网上的行为定向广告(Behavior Targeting Advertising),未来更有助应用於药物设计、材料开发、气候建模等不同领域。
4. 连通性与无边界网络(Connectivity and Ubiquity)
借助Web 3.0,信息和内容变得更加互联和无处不在。不同应用程序分析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并且愈来愈多日常设备和产品连接到网络。
资料使用的实际层面上,预期未来因为Web 3.0 出现而有重大改变。纽约大学未来网络教授Mat Dryhurst表示,过去因为每个社群、网络平台政策的不同,形成资料的「walled garden」(高墙花园),令用户虽然拥有自身数据资料,却无法完全随心所欲转移、掌握和运用。当未来资料可以放在区块链上,用户就可真正拥有,并带同这些个人资料到任何网站。
Web3.0的基础设施
(1) 区块链和跨链技术
Web3.0这个名字出现得比区块链更早。但在区块链兴起之前,Web3.0因缺乏解决方案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加密货币投资者的增多,以太坊、Polkadot等区块链生态中涌现出一批与Web3.0相关的项目。因此,区块链技术奠定了Web3.0发展的基础。就整个区块链行业而言,多链并存的格局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区块链生态的Web3.0用户有进行交互的需求,跨链技术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主要的跨链技术包括公证人机制、侧链或中继、哈希时间锁定、分布式私钥控制等。
(2) 去中心化身份
在整个Web3.0的架构中,去中心化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是至关重要的一环。DID与Web3.0的核心理念相符,允许用户拥有并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DID中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和隐私数据,只有在经过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具有安全性、可验证和互操作性等特点。DID系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身份的发现、识别和验证,不依赖中心化身份系统的审核和许可。
(3) 分布式存储
Web3.0致力于改变中心化平台对数据的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Web3.0项目不会将数据存储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中。因此,Web3.0项目会有海量的数据存储需求,分布式存储是重要基础设施。相比传统的中心化存储,分布式存储具有安全性高、隐私保护、防止单点失效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布式存储面临着可靠性、用户体验和监管政策等方面的风险。当前主要的分布式存储项目包括Filecoin和Arweave等。
(4) 隐私计算
在Web2.0中,中心化平台的商业模式普遍是通过用户的数据资源获取流量和利润。在Web3.0中,也存在对数据的使用和分析需求。但是考虑到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需要在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通过隐私计算的方式完成计算任务。安全多方计算是隐私计算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使互不信任的参与方之间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实现协同计算。
Web3.0 有哪些应用?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DAO是在线成员共有的社区,由成员的共识而非集中领导来管理。
去中心化金融(DeFi)
去中心化金融或 "DeFi "是指金融领域(储蓄、贷款和外汇兑换)的去中心化应用。
稳定币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
稳定币是私人发行的加密货币,相对于美元或欧元,稳定币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价值。有法币抵押的稳定币:例如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保有法币的资产储备,以匹配每个代币的发行价值。其他项目通常是通过抵押数字资产或自动执行智能合约的算法保持来稳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是由政府发行的数字货币,象征着国家主权和义务。
隐私和数字基础设施
目前的许多区块链网络存在的局限性是——设计完全透明。但是,密码学新领域的前沿研究,使得从数学上证明信息的有效性成为可能,而无需提供信息本身。
创造者经济 (Creator Economy)
创作者经济,是新兴的创作者社区,如艺术家、音乐家、游戏开发者等等,直接与支持者(粉丝)联系,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创造者们能够获得独立收入来源。
链游(Gamefi)
基于区块链的游戏,是指构建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游戏。
Web3.0什么时间能实现?
Web3.0刚刚展露尖尖角,预计要真正走向Web3.0时代,并非坦途,所需要的时间应该也不会短,但却一定会到来。同时也预示着,大数据、虚拟现实、算法等技术岗位都会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新宠”。
web3.0是什么意思?
百度百科上关于web3.0的介绍是:web3.0是在web2.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更好地体现网民的劳动价值,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均衡分配的一种互联网方式。
总体而言,web3.0更多的不是仅仅一种技术上的革新。而是以统一的通讯协议,通过更加简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互联网信息资讯定制的一种技术整合。将会是互联网发展中由技术创新走向用户理念创新的关键一步。
web3.0是谁提出来的?
Web3.0 这个词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加文·伍德)在 2014 年创造的,最初它叫 Web 3.0。
在2014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及波卡创建者Gavin Wood发表了《去中心化应用:Web3.0是什么样子》一文,首次系统阐述了Web3.0的概念。他将Web3.0笼统地说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的“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网络”,此系统会包含一系列开源协议,能够为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提供构建模块,而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Web3.0平台和应用程序不由传统的中心化企业所有,网络所赋予的权利和资产归开发者和用户所有。
web3.0的演变过程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一开始的Web1.0演变进化到Web2.0,再到现在Web3.0概念的提出和探索,一切都是围绕着用户权利的增加和用户在互联网扮演角色的重要性不断进化而开展的。
Web1.0:一切的开始
在互联网诞生之初的Web1.0时代,互联网基本上是“只读”模式的,网民可以登录各大门户网站浏览和阅读任何想要看到的新鲜资讯,但只能看不能互动。主要代表就是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
Web2.0:开辟新视野
到了Web2.0时期,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开始作出各种交互,催生出了以用户生产和分享内容为主导的全新互动网络模式。在这个时期,用户可以自己制作、分发内容并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V,直接影响平台的数据和流量,但是由此形成的流量再转化成的经济效益却跟我们没啥关系。主要代表就是微博,推特等社交媒体。
Web3.0:未来互联网
而人们对于Web3.0的构想,则是一个相对去中心化的,以用户个人数字身份、数字资产和数据完全回归个人为前提的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全新互联网世界。我们的每一个互动都应该被记录并且量化,我们应该自己掌握自己的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并且公平地参与到由此产生的利益分配里面。这需要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内的多项技术的共同探索。我们即将见证的趋势是,互联网将随着用户的需求和使用而发展,最终归于用户。主要代表:区块链、元宇宙、DAO、NFT、链游。
Web1.0/Web2.0/Web3.0的对比
Web3.0有哪些特点?
1.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去中心化是Web 3.0 的核心原则。信息不再只在固定位置,而是分散储存。没有了中心控制点,等如删除了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Intermediate Trader),用户数据将不再受Meta(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巨企控制,可以可降低公司或政府的审查风险、拒绝服务 (DoS) 攻击的有效性,确保个体用户的私隐资料甚至保留所有权。
2. 去信任化及无权限化(Trustless and Permissionless)
去中心化这个原则,由去信任化及无权限化去实践。Web 3.0中的「去信任化」,即是网络允许参与者直接交流互动而无需通过受信任的中介;「无权限化」意味着任何人不用经过管理机构授权的情况下参与。因此,Web 3.0应用程序将运行在区块链或分散的点对点网络或其组合上 —— 这种分散的应用程序又被称为DApp。
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在 Web 3.0 中,通过Semantic Web(语意网)的概念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计算机将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信息。Web 3.0更会使用机器学习,透过数据和演算法来模仿人类的学习方式,并且愈渐准确。这些功能不仅限於现时互联网上的行为定向广告(Behavior Targeting Advertising),未来更有助应用於药物设计、材料开发、气候建模等不同领域。
4. 连通性与无边界网络(Connectivity and Ubiquity)
借助Web 3.0,信息和内容变得更加互联和无处不在。不同应用程序分析更多的信息和数据,并且愈来愈多日常设备和产品连接到网络。
资料使用的实际层面上,预期未来因为Web 3.0 出现而有重大改变。纽约大学未来网络教授Mat Dryhurst表示,过去因为每个社群、网络平台政策的不同,形成资料的「walled garden」(高墙花园),令用户虽然拥有自身数据资料,却无法完全随心所欲转移、掌握和运用。当未来资料可以放在区块链上,用户就可真正拥有,并带同这些个人资料到任何网站。
Web3.0的基础设施
(1) 区块链和跨链技术
Web3.0这个名字出现得比区块链更早。但在区块链兴起之前,Web3.0因缺乏解决方案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加密货币投资者的增多,以太坊、Polkadot等区块链生态中涌现出一批与Web3.0相关的项目。因此,区块链技术奠定了Web3.0发展的基础。就整个区块链行业而言,多链并存的格局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区块链生态的Web3.0用户有进行交互的需求,跨链技术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主要的跨链技术包括公证人机制、侧链或中继、哈希时间锁定、分布式私钥控制等。
(2) 去中心化身份
在整个Web3.0的架构中,去中心化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是至关重要的一环。DID与Web3.0的核心理念相符,允许用户拥有并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DID中包含用户的身份信息和隐私数据,只有在经过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具有安全性、可验证和互操作性等特点。DID系统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身份的发现、识别和验证,不依赖中心化身份系统的审核和许可。
(3) 分布式存储
Web3.0致力于改变中心化平台对数据的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Web3.0项目不会将数据存储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中。因此,Web3.0项目会有海量的数据存储需求,分布式存储是重要基础设施。相比传统的中心化存储,分布式存储具有安全性高、隐私保护、防止单点失效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分布式存储面临着可靠性、用户体验和监管政策等方面的风险。当前主要的分布式存储项目包括Filecoin和Arweave等。
(4) 隐私计算
在Web2.0中,中心化平台的商业模式普遍是通过用户的数据资源获取流量和利润。在Web3.0中,也存在对数据的使用和分析需求。但是考虑到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需要在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通过隐私计算的方式完成计算任务。安全多方计算是隐私计算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使互不信任的参与方之间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实现协同计算。
Web3.0 有哪些应用?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
DAO是在线成员共有的社区,由成员的共识而非集中领导来管理。
去中心化金融(DeFi)
去中心化金融或 "DeFi "是指金融领域(储蓄、贷款和外汇兑换)的去中心化应用。
稳定币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
稳定币是私人发行的加密货币,相对于美元或欧元,稳定币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价值。有法币抵押的稳定币:例如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保有法币的资产储备,以匹配每个代币的发行价值。其他项目通常是通过抵押数字资产或自动执行智能合约的算法保持来稳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是由政府发行的数字货币,象征着国家主权和义务。
隐私和数字基础设施
目前的许多区块链网络存在的局限性是——设计完全透明。但是,密码学新领域的前沿研究,使得从数学上证明信息的有效性成为可能,而无需提供信息本身。
创造者经济 (Creator Economy)
创作者经济,是新兴的创作者社区,如艺术家、音乐家、游戏开发者等等,直接与支持者(粉丝)联系,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创造者们能够获得独立收入来源。
链游(Gamefi)
基于区块链的游戏,是指构建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游戏。
Web3.0什么时间能实现?
Web3.0刚刚展露尖尖角,预计要真正走向Web3.0时代,并非坦途,所需要的时间应该也不会短,但却一定会到来。同时也预示着,大数据、虚拟现实、算法等技术岗位都会成为未来就业市场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