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rǎng bì ér qǐ 攘臂而起 攘:捋起。攘臂:捋袖露臂。起:站起。形容情绪激动地站起来,要采取某种行动。 ❍ 《新五代史·杂传·皇甫遇》:“使遇奋然攘臂而起,杀重威于坐中,虽不幸不免而见害,犹为得其死矣,其义烈岂不凛然哉!” ❍ 《宋史·黄干传》:“向日胡海、张军之变,为害甚于金,今若不早为之图,则两淮日见荒墟,卒有警急,攘臂而起矣。” ❍ 清·陆陇其《黄陶庵先生集序》:“遇小利害则攘臂而起,蝇聚蚁逐,无所复顾。” ❍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五》:“列国将来工业之盛衰,几一系于占领支那之得失,遂攘臂而起,惧为人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