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dōng shí xī sù 东食西宿 吃在东家,住在西家。 ❍ 《艺文类聚》卷四〇引汉·应劭《风俗通》:“俗说,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 宋·范成大《偶书》诗:“出处由人不系天,痴儿富贵更求仙。东家就食西家宿,世事何缘得两全?” ◆ 后用“东食西宿”比喻贪心很大,想兼得两方面的好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黄英笑曰:‘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 ▲ 也形容生活窘迫,食宿无定。 ❍ 清·蓝鼎元《鹿洲公案·云落店私刑》:“阿显家在恶溪韩文公驱鳄之处,无父母妻子,孑然一身,东食西宿。” ❍ 清·张荫桓《三洲日记》卷七:“先往下榻,厨灶未备,仍是东食西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