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兵不血刃 |
释义 | bīngbùxuèrèn 兵不血刃 兵:兵器。兵器的刃上未沾染血迹。指未与敌人交锋就取得了胜利。 ❍ 《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德盛于此,施及四极。” ❍ 唐·刘肃《大唐新语·匡赞》:“将相大臣思太宗、高宗之德,诛凶竖,立太子,兵不血刃而清内难,则天意人事,归乎李氏久矣。”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三七:“国家承平岁久,人不习战斗,大王举兵,内外震骇。宜乘此际,速趋建康,兵不血刃,而成大功。” ❍ 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一章:“倘彼等束手就降,则我军就可以兵不血刃,降此元恶巨寇。” ▲也作“兵无血刃”。 ❍ 三国魏·钟会《平蜀奏》:“殊俗向化,无思不服,师不逾时,兵无血刃,万里同风,九州共贯。” ❍ 唐·陆贽《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渠魁授首,余众革心,制胜以谋,兵无血刃。”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涵盖了三字、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