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同心同德 |
释义 | tóng xīn tóng dé 同心同德 德:心意,信念。指思想、信念一致。 ❍ 《尚书·泰誓中》:“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废两制臣僚不许至执政私第诸禁》:“朕观在昔君臣,惟同心同德,故成天下之务,享无疆之休。倘设猜防之端,是乖信任之道。” ❍ 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汝两人言正合吾意……今吾三人可谓同心同德。” ❍ 李劼人《大波》三部五章:“自己人同心同德,无论如何总会听自己人的话,顾盼自己人的。” ▲也作“同心一德”。 ❍ 《宋史·魏了翁传》:“君臣上下同心一德,而后平居有所补益,缓急有所倚仗。”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五回:“但彼此同心一德,共谋大事,哥哥反说累及兄弟,何以克当?” ▲也作“同心一意”。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四二回:“今刘表新亡,刘备新败,肃请奉命往江夏吊丧,因说刘备使抚刘表众将,同心一意,共破曹操。” ❍ 梁遇春《“还我头来”及其他》:“朋友的结合,因为二人同心一意虽多,而因为性质正相反也不少。” ▲也作“齐心同德”。 ❍ 清·曾朴《孽海花》二九回:“自今伊始,三会联盟,齐心同德,汉土或有光复之一日乎?!” 【注意】 含褒义。 ——来自《商务馆小学生成语词典》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涵盖了三字、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