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niè xuě cān zhān 啮雪餐毡 啮:咬。毡:毡子,用羊毛等压成的御寒物。把雪和毡子当作食物。 ❍ 《汉书·苏武传》:“[单于]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 后用“啮雪餐毡”形容环境困苦,生活艰辛。 ❍ 宋·岳珂《桯史·乾道受书礼》:“朕不败盟发兵,何至害卿?啮雪餐毡或有之,不欲明言,恐负卿耳。” ❍ 明·郑真《题苏武握节图》诗:“啮雪餐毡使节孤,老来不肯困穷途。” ❍ 清·曾燠《寒舂行》:“况闻秦蜀军多饥,啮雪餐毡冰作糜。” ▲也作“啮雪吞毡”。 ❍ 明·孙梅锡《琴心记·家徒四壁》:“青囊借米未回,故荐此汤充饥。虽不是烹龙宰凤,也强如啮雪吞毡。” ❍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奇遇》:“少年入伍,随征殊方,一时偶失利,遂陷于准噶尔部中。渠役之如奴隶,啮雪吞毡,苟延残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