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的意思出处及全诗赏析 |
释义 |
重温经典,启迪智慧,古诗文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信、理解人生,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如果你想了解“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的意思、翻译是什么?“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出自哪里?可以仔细浏览本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是什么意思? 文章中有可以删削的句子,足见其粗疏;文章中没有一个可以削减的字,才知道其精密。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出自哪里? 此句出自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熔裁》。全文如下:
《文心雕龙·熔裁》
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立本有体,意或偏长;趋时无方,辞或繁杂。蹊要所司,职在熔裁,櫽括情理,矫揉文采也。规范本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譬绳墨之审分,斧斤之斫削矣。骈拇枝指,由侈于性;附赘悬疣,实侈于形。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
《文心雕龙·熔裁》翻译 根据情理内容来谋篇布局,文采也就在其中了。按照风格体势的刚健或柔婉来建立创作的根本要求,适应时代的演变来求变通。确立文章的内容根本有一定的主体中心,但有时文意有些偏颇片面、多余过长,文辞语言适应时代没有定规,于是文辞有时繁芜有时杂乱。关键在于做好熔意裁辞的工作。熔裁,就是纠正文章的情理内容的缺点,矫正文章的语言文采的毛病。规范好文章的本体内容叫做熔,剪截去文章的虚浮文辞叫做裁。经过精心裁剪,文辞不再拖沓冗长;经过熔模规范,全篇的纲领才明白晓畅。这好比在木材上用墨线来审查度量分辨曲直,用斧头来砍削使木料端正一样。脚的大指与二指骈生和手上的歧指,是天生的多余;身体上长了肿瘤,是形体上的多余。一篇文章中,一个意思前后重复,是意义上的多余;同一句话说了两次,是文辞上的多余。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全文赏析 全篇分三部分:一、讲"熔裁"的含义和在文学创作中的必要性。二、讲"熔"和"裁"的准则和方法。熔是熔意,对此提出了三条准则;裁是裁辞,要求作品中没有一个可有可无的字。三、讲前人在"熔裁"方面的正反面经验,进一步说明熔裁的必要。 刘勰针对写作中经常出现的内容繁杂、主题不鲜明和文辞芜乱的情况,提出了"熔"和"裁"的办法。"熔"的主要任务是"规范本体",即解决内容和主题的集中统一问题;"裁"的主要任务是"剪截浮词",即解决文辞运用的繁略得当问题。二者各有侧重,但又密不可分。 作者简介 刘勰(约公元465年——?),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沈庄)人。南朝梁时期大臣,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刘宋越骑校尉刘尚之子。 少时家贫笃志好学,依靠名僧僧佑,学习儒家和佛家理论。撰写《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称赞,授奉朝请,历任临川王(萧宏)记室、步兵校尉、太子通事舍人。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后,内心伤悲,请求出家,没有得到梁武帝许可。于是,烧发明志,法号慧地,出家并圆寂于定林寺。 《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与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并称文史批评三大名著,奠定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推荐阅读: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出处及全文翻译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出处及翻译是什么?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