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什么意思_出处是 |
释义 |
古诗文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古诗文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华夏文明、感知历史浮沉,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思及出处,如果你还不知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可以浏览本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什么意思?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处是哪里? 此句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全文如下:
《杂说四·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推荐阅读: 1、“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意思及出处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意思及出处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意思及出处 4、“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及出处 5、“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意思及出处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及出处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