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资料:

 

标题 李白《戏赠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释义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白《戏赠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戏赠杜甫》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戏赠杜甫》原文

《戏赠杜甫》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戏赠杜甫》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与你相遇,刚好是正午太阳当顶,你头上戴着竹笠。
 
  询问你,你我分别后为何如此消瘦?怕是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

  《戏赠杜甫》的注释

  戏赠:意思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问的真情实话。
 
  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饭颗山头”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
 
  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
 
  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借问:请问的意思。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
 
  总为:怕是为了。
 
  作诗苦:杜甫曾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这里所指的正是杜甫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

  简短诗意赏析

  《戏赠杜甫》是李白赠杜甫的诗。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大诗家,虽然在年龄上李大杜小,相差了十一岁,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对诗歌艺术的狂热喜好和高深造诣,促使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知交,而共同的远大抱负、正义立场以及在政治上的失意境遇,更使他们情同骨肉,终身不逾。这高尚的友情,和他们美妙的诗歌一样,垂诸千古。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文天祥《念奴娇·驿中别友人》”的原文翻译
  2、“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的原文翻译
  3、“辛弃疾《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的原文翻译
  4、“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的原文翻译
  5、“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原文翻译
随便看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

 

Copyright © 2002-2024 1984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3: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