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梅尧臣《悼亡三首》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 释义 |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梅尧臣《悼亡三首》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悼亡三首》原文 
	《悼亡三首》 
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悼亡三首》译文 
	  我们成为结发夫妻,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 
	  互相厮守还嫌不够,何况现在是永远失去! 
	  我鬓发已多见斑白,这肉身还能坚持多久? 
	  与你同穴为期不远,未死时还是涕泪涟涟。 
	  每次出门如同梦游,逢人只能勉强应付。 
	  归来时孤寂之感更厉害,又能向谁诉说? 
	  长夜难眠,耳听窗中飞孤萤天空雁叫声。 
	  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精神从此销磨。 
	  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哪里还敢质问苍天? 
	  见过无数人间女子,没有谁比我妻美丽贤惠。 
	  如此让愚者寿贤者夭,为什么贤者不能延年? 
	  不忍心我这连城宝,就这样沉埋在九泉之下! 
《悼亡三首》的注释 
	  十七年:梅尧臣与其夫人谢氏于天圣六年(1028)结婚,至庆历四年(1044)妻子去世,一共十七年。 
	  长捐:这里指永远失去。捐,抛弃,舍弃,丢弃。 
	  鬓(bìn):本指耳边的头发,这里代指头发。 
	  宁:难道。 
	  同穴:同葬 
	  涟涟(lián):泪流不止的样子 
	  身如梦:指精神恍惚,神志不清的状态 
	  强意:指勉强与人寒暄周旋之意。 
	  谁何:谁人,哪个。 
	  孤萤:数量少的萤虫。 
	  宵:夜晚。 
	  精爽:指精神。 
	  销磨:同“消磨”,逐渐消退。 
	  譬(pì):假如。修短:寿命的长短。 
	  假:挪借。 
	  连城宝:价值连城的宝物,指爱妻谢氏。 
简短诗意赏析 这三首诗是为悼亡妻而作。第一首是总写悲痛之情,结发两句以总叙起,着重在“十七年”。前四句写悲情,后四句写去日几番转折,愈转而愈深。第二首则作具体刻画。前四句写“每出”、“归来”,“窗冷”两句以客观景物,抒写自己寂寞孤独、长夜难眠的凄凉心境。末两句更点明思妻的镂心刻骨之痛在于精神、在于灵魂上。第三首以“问天”形式,写出爱情之专与悲哀之深。三、四句将妻子写得愈贤愈美,则其死亡愈堪悼惜。五、六句愿牺牲自己,挽回爱妻的生命,以反问形式着笔,更显呼天告地之痛。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王维《早春行》”的原文翻译 2、“纳兰性德《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的原文翻译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原文翻译 4、“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的原文翻译 5、“李白《长相思三首》”的原文翻译  | 
	
| 随便看 | 
		
  | 
	
学习方法在线学习网是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在这里你将学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力、如何高效学习。唯有学习方法,才能让你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