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赃污狼藉 |
释义 | zāng wū láng jí 赃污狼藉 狼藉:形容行为不端,名声极坏。指贪污受贿,名声极坏。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 唐·白居易《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中书舍人于尹躬,其弟皋谟,赃污狼藉。虽无从坐之法,合当失教之责。”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六:“李直赃污狼藉,难以复用。” ▲也作“赃污狼籍”。 ❍ 宋·李纲《与吕相公第八书别幅潭州》:“科率钱米,多入其家,公然置买田宅,书填官告,出卖入己,赃污狼籍,以巨万计,莫敢谁何。” ❍ 元·张养浩《济南刘氏先茔碑铭》:“时柄臣擅作威福,漕司法尽废,干没之属与之同恶相济,赃污狼籍,至有以空钥相授者。” ▲也作“赃贿狼藉”。 ❍ 《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 清·汪寄《海国春秋》三四回:“只看廉贫之臣赃贿狼藉若此,其他可知。” ▲也作“赃贿狼籍”。 ❍ 《北史·李顺传》:“太宁中,昭信后有宠于武成,除齐州刺史,赃贿狼籍,坐免官。” ❍ 明·文徵明《太傅王文恪公传》:“初李广得幸于上,朝士或附丽取宠,广败,赃贿狼籍,大臣多被点污,惟公绝无一迹 。” |
随便看 |
|
成语词典包含26566条成语解释及故事,涵盖了三字、四字成语等常用成语的故事及及其解释,是成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