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tóng shān xī bēng,luò zhōng dōng yìng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铜山:在西蜀的铜山。洛钟:在洛阳的大钟。在西蜀的铜山崩塌了,在东边洛阳的大钟也因之而鸣响。 ❍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后用“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此义易明,铜山西崩,洛钟东应,不以远而阻也。” ❍ 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此中消息,殆如铜山西崩,洛钟东应,感召之机,铢黍靡忒。” 【注意】 应,不读yīng。 ——来自《新华成语大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