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苏辙《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其二》原文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其二》
苏辙
捲衣换斗酒,欲饮月明中。
坐看浮云合,遥怜四海同。
清光知未泯,来岁尚无穷。
且尽樽中渌,高眠听雨风。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其二》译文
中秋夜,拿衣服换了一斗酒,想要对酒赏月。
可惜天空浮云密布,遮蔽了那一轮明月,想到四海之内都是如此,心生怜惜。
就算看不到,我也知道月亮的清光没有丧失,还有无穷个来年可以照耀。
暂且将杯中的残酒一饮而尽,听着潇潇风雨声高卧入眠吧。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其二》的注释
捲:同“卷”。
四海:指天下、全国。
泯:消灭;丧失。
且:暂且,姑且。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韩愈《题榴花》”的原文翻译
2、“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译
3、“秦观《点绛唇·醉漾轻舟》”的原文翻译
4、“谢灵运《登池上楼》”的原文翻译
5、“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原文翻译
|